-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氧化锡气敏元件制备及气敏机理研究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30022
王岚何敬文刘雅言王秀艳丁金英殷文春曾雄辉
摘要:介绍了以Sn02为主,填加A1203,MgO,haO,Pd等填料的常温CO气敏元件的制备方
法.根据其晶体结构特点对气敏机理进行了探讨.论述了传感器的信息传感机制,即晶界势
垒控制和晶粒大小控制机制同时存在.为获得性能良好的气敏元件,需要最佳的制各方法
和最好的填料.
关键词:二氧化锡气敏特性晶体结构吸附机理 /^
引言
sno是氧化物半导体敏感材料中应用最多,最广泛的一种,可用于光敏、气敏1和压
敏传感器.因此倍受重视.本研究工作采用SnO:为主材料,填加A120:,Mgo,InO,Pd等,
制成气敏元件,利用其电阻值的变化,实现对CO气体的检测.SnO:晶体是金红石结构,具
有正方晶系对称,其晶胞为体心正交平行六面体,体心和顶角由锡离子占据.由于结构特点
和化学配比决定了其性能特点.本工作采用掺入适量的Pd与Pt元素,获得在不需要高温
清洗的情况下,达到在常温下检测低浓度CO气体的目地.并且此元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和稳定性.已获得在煤气报警上的应用效果.
制各工艺
常温CO气敏元件是将SnO,和添加剂充分混合研磨后,用去离子水调成糊状,涂敷
在预先烧制的Pt丝线圈上,制成微珠式元件.将元件在空气中于750℃烧结2h,再将元件
焊接在气敏座上,电老化48h,测试气敏特性.元件的测试是采用元件与取样电阻R
(50-d00)串联后,施以6.OV直流电压.通过电阻两端的电压测量便反应出元件电导值
的变化.颡9试采用电脑测试.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测试获得元件的气敏性能,在501000ppm的CO气氛中其电导值均呈现为等幅
振荡波形,不同于加热型元件.在低浓度范围内其电导振荡幅度与CO浓度间为线性关系,
以及对
图I.在不同CO浓度中气敏元件的灵敏度曲线 圈2.sn02气敏元件的选择性
different
F.g.1 sensorin SeiectjvityofSnO,$crksor
SensitivityCurveofSn02 Fig.2
concentration
ofCO
atmosphere
105
由于选作气体传感器材料的SaO:是多晶结构,制备的元件在空气中,气敏元件电阻增
加;在有还原性气体CO时,气敏元件的电阻降低而电导会明显增大:说明在Snq表面及
晶粒处发生反应,即元件在空气中氧气靠电子亲和力俘获来自半导体材料中的电子,吸附
在SnO,表面,相应的在晶粒中出现电子耗尽现象,晶粒表面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氧
吸附电子得到O:+ne—O,.n使N型半导体材料表面空间电荷层区域的传导电子减少,使
表面电导降低,从而使器件处于高阻状态;而一旦器件接触还原性气体,SnO,表面产生反
应将释放出电子回到晶体中,O“|d+C0一C02+ne,表面电导增加,电阻减少,使电子更易流
动:如此原来的吸附气体与半导体材料之间的电子周期性交换,就完成了传感器的信息传
递2.有人从量子化学计算结果3认为元件的吸附方式CO沿晶胞C’2轴吸附,并且CO与
Pd—Sn0,的轨道作用为非键的,即C0-Snoz的吸附为物理吸附,其吸附作用前后掺杂元素
的挣电荷及轨道电荷分布看出Pd为富电子,其作用主要是通过5S和5P轨道为气敏的
电子输运过程提供或接收载流子,即提供了电子的输运通道,。而Pd的d电子没有参加这
一过程.晶胞六面体八个顶点的Sn不参与电子的输运过程.考滤到结构的对称性掺杂的
阳离子取代位于晶胞中心的Sn,由于Pd等元素的离子能以异价类质同象方式置换Sn02
中的S矿.形成类质同象混入物,不同的阳离子取代晶胞中Sn|+后使整个晶胞结构不变4.
同时试验中发现SnO,多晶材料的超微粒即晶粒为几到几十埃的其灵敏度比常规的
多晶高很多,说明吸附反应不仅发生在晶粒表面,同时发生在晶界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