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叮1j 7f17.。√
V,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
h-_-“—-___……““””‘‘‘。’。—、
方法中的几个问题
白生翔
(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结构研究所)
t
[摘要】 本文借助国内外科研成果.阐迷了后张法超静定结构产生的次内力对建立构
件截面应力以厦连续渠内力重分布的影响,提出了计算的改进建议:在两个板限状态下,
t
考虑有粘结、无粘结预应力筋应雯增量的滞后特性.引入应变滞后系数等参敷作为计算鞋
缝宽度。刚度厦正截面受穹承栽力的依据,并提出了有关参数的建议取值.
关键词:后张法次内力有粘结无粘结内力重分布应变滞后
,~ 一‘
一、问题的提出
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110—89是在前一版本Ⅸ钢筋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TJlO一74和匕、八十年代的工程实践、试验研究基础上制订昀.
在八十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在房屋建筑工程中采用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工业
建筑中主要是屋架、屋面梁、屋面板、吊车粱等.在民用建筑中大量采用单向空
心板和少量的双向楼盖,在某些建筑中试点应用于框架结构.采用上述预应力混
凝土构件与我国在五十年代推广采用装配式结构体系有关,这类先张法或后张法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多数是简支受弯构件.在八十年代后期至今,我国的房屋结构
向高层建筑发展,桂距、墙距不断扩大.要求搂盖系统(有时也要求对柱、墙)采
用后张的有桔结或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于是,平面的或空间的预应力混凝±结
毫 构体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现行规范所规定的内容就已不能适应
工程设计的需要了.
害
通常。规范对超静定结构内力分析的方法可仅作原则性规定,但预加力作为
作用,如果Ⅸ荷载规范》不作出规定的情况下,在Ⅸ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理
应给出,并参与所需验算的有关荷载组合.相应的分项系数也应分别给出.通过
有关的荷载组合求得的作用效应将分别用于正常使用和承载能力两个极限状态
下的计算.
一71—
应当说,按上述的原则对规范作出具体的修改和补充后,就可适应工程设计
的需要.但是,在具体规定中应考虑到国内已有的经验,特别是应与行业标准Ⅸ无
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JGJ/T92—93和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整
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桂建筑技术规程》CECS52:93以及铁路.公路、水工、港工
等行业相关标准取得协调,吸取它的合理内容,同时也应借鉴国际先进标准的经
验.此外,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在了解和收集了国外有关的试验研究资料、分析
文章、专著等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试验研究,提 ,
出了有价值的试验成果和建设性意见,它们均可作为规范修订的参考依据.
本文就是在学习上述有关文献基础上.结合个人的认识而写出的.文中引用 尊
文献和国外规范的公式时,力求采用我国规范的表达形式及相近的物理参数和符
号,因此,对有些熟悉的符号就不作解释.
二、预加内力的表达
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如果仅考虑预加力(事实上结构自重
总是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