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用耐候钢SPA-H开发.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集装箱用耐候钢SPA-H开发 郭春山高洁滕培玉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钒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质量情况。 关键词:集装箱扳成分设计生产工艺力学性能 l刖昌 集装箱作为现代运输的重要工具,不仅在海运中得到广泛运用,随着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的发 展,各种公路集装箱、铁路集装箱、航空集装箱也显示出其勃勃生机。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带动了集 装箱制造业及为其配套的行业的发展,集装箱用钢需求将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增长。因此研制集装 箱用钢,提高国产钢材市场占有率,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生产实践 2 1化学成分设计及工艺流程 学成分我公司执行jIs 能等性能要求对其成分进行了设计,具体成分要求见表1。力学性能执行标准jls 见表2。 生产工艺流程为:150t转炉--LF精炼炉一板坯连铸机一加热炉--1780热轧轧机 表l SPA-}[化学成分A 牌号 要求 S Ni A15 25-o 标准 ≤012 ≤0.6 ≤n035 0 55 ≤o_65 SnⅢ 内控 o 04-0∞0.25-045 o.40-o.50 ≤o.01202}o.35 ≥札OlO 日标 O50 ≤0008 O.30 m45 表2集装箱用高耐候钢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肝a 屈服强度/MPa 延伸率/% 180。弯曲试验 牌号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6.Omm 6.Omm sP卜H 355 490 22 d=a d=2a 22生产工艺 2.2.1冶炼条件 铁水必须进行脱s处理,脱硫后渣子要扒净。:提钒和炼钢必须采用低硫冷料,洁净废钢。入转 冶炼本钢种。考虑铜、镍不易氧化,将其随废钢一起加入,其余合金在出钢时加入钢包。 2.2.2吹炼过程 . 充分考虑热平衡,合理调整废钢用量,避免在吹炼后期使用氧化性冷却剂降温。适当采用低枪 后期适当增大底吹流量。 出钢前要进行后搅,后搅时间大于90s,保证炉内钢水均匀、取样准确。 2.2.3出钢及脱氧合金化 合金和复合精炼渣,要求出钢过程均匀加入,出钢3/4前加完,严禁合金料加入包底。出钢过程 中执行在线吹氩方式。大包成分的控制按内控成分的下限控制。使用洁净的、透气性良好的钢包, 护好出钢口,保证出钢时间/5分钟。钢流圆滑,不散流。 2.2.4 LF精炼 根据大包渣量及钢水成分配加渣料和合金料,根据包样分析结果,调整钢液成分至控制目标成 脱硫效果。精炼过程分批加入脱氧剂和埋弧渣,确保埋弧效果,减少钢液增氮。出站温度控制应满 覆盖全钢液面。表面黑渣。 2.2.5连铸 本钢钟加入了铬、铝等合金,保护渣粘度升高,使得坯壳和结晶器间的润滑差,摩擦力增加, 易引起粘结漏钢,受氧化铝等的影响,连铸易发生中包套眼现象,本钢钟含铜、磷高。裂纹敏感性 温度1535~1545C,保护渣融化较好.温差稳定,总体效果很好,铸坯质量稳定。 2.2.6轧制工艺 +20C。由于钢中舍有铜、镍等合金元素,表面氧化铁皮不易去除,粗轧5道次,1、3、5道次除 时注意辊缝及轧制力负荷分配,不合理时及时调整,除此外轧制时耍注意活套角度、板型控制。卷 出现塔形卷。 3 产品成分控制、表面质量及力学性能 31成分控制情况 表3 SPA-H成分控制情况% f 成分 C Si Mn P S Cu Cr

文档评论(0)

chqs5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