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和中国现代性重构.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邓小平与中国现代性重构 何爱国‘博士 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 摘要:为了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的贫困与发展问题,应对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双重挑战, 邓小平在总结新中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发展理念,根据中国现实 的基本国情,在接续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现代性方案合理性的前提下,从六个方面进行了现 代性重构。其中,现代性目标方面,由“大同”到“小康”:现代性主题方面,由“革命” 到“发展”;现代性模式方面,由“模仿”到“创新”;经济现代性方面,由“计划”到“市 场”;政治现代性方面,由“专政”到“民主”;现代性与全球化关系方面,由“封闭”到“开 放”。邓小平的中国现代性重构,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国化的科学成果,构建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现代性重构评价 为了解决长期困扰中国的贫困与发展问题,应对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双重挑战,“改革开 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总结新中国30多年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发 展理念与发展实践,根据中国现实的基本国情,在接续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现代性方案合理性 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对现代性方案作了新的构想与规划。其中,现代性目标方面,由“大 同”到“小康”;现代性主题方面,由“革命”到“发展”;现代性模式方面,由“模仿”到 “创新”;经济现代性方面,由“计划”到“市场”;政治现代性方面,由“专政”到“民主”; 现代性与全球化关系方面,由“封闭”到“开放”。由此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 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邓小平称之为“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 一、现代性目标重构:从“大同”到“小康 自《礼记·礼运》明确宣示以来,“大同”理想就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美好追求,近代以 来又成为无数“革命”志士发动“革命”或参加“革命”的强大精神动力,新中国成立以来, 更进一步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目标与精神支柱。但是,由于片面地追求“大 公”与“大同”的速度,而没有做到实事求是,“大同”理想不仅没有获得坚实的物质基础, 而且出现了愚昧贫困的普遍化与长期化。因此,邓小平在深刻反思历史的经验教训基础上, 采纳了切近中国当下现实生活又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传统支持的“小康”概念,经过现代性阐 释后,作为中国现代化新的内涵、目标与动力,从而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一 一“小康社会”理论。 “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五个要点。其一,“中国式现代化”。邓小平把建设小 康社会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结合在一起。从1979年开始,一直把“小康”视为 “中国式的现代化”,确认“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为同一概念。其二,“不穷不 富,日子好过”。小康社会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 化的具体表现与阶段形态。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实现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一个人 民丰衣足食、生活较为宽裕的历史时期。 其三,从“经济小康”到“社会小康”。“小康 社会”不仅是“经济小康”,也是“社会小康”,因此是“全面小康”。关注人民衣食住行 等基本生活保障、城镇建设、就业、劳动力转移、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 ‘作者简介:何爱国,博士,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专任 研究人员(中级),从事现代化研究。 精神面貌变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其四,从“先富”到“共富”。小康社会的本质是共同富 裕。但邓小平认识到:同步富裕是不可能的,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以带动和帮助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其五,“三步走”战略。“小康社 会”不是一步就能实现的,从小康社会的酝酿、实现、成熟到过渡到基本现代化社会、进一 步成为完全现代化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987年,邓小平明确提出“三步走”战 略部署。中共“十三大”正式接受了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部署。 与近代以来的“大同论”诉诸“国有”、“计划”、“平均”、个人利益的抑制与消解不同, 邓小平“小康论”显示出对个人利益的认可、宽容与疏导,强调“法治”、“市场”、“民营”、 “效率”、“共富”与“民主”。强调发展,反对停滞。注重循序渐进而不急于求成。“小康 论”在对建国以来长期“左”倾错误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接续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 理念,使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取得了中国化的表现形式,顺应了中国人民过上稳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