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對加拿大憲政改革的幾點觀察
林岱緯*、劉淑惠**
加拿大擁有廣大的領土與豐富的天然資源,治安良好、環境幽美,是世界知名的觀光勝地與新移民居住地。但是很少人注意到其實在1982年之前,加拿大憲法都是由英國國會來制訂的,一直到1982年4月17日,英國女王簽署加拿大憲法法案(1982年憲法)後,加拿大才擁有完整的制訂與修改本國憲法的權力。本文將針對加拿大憲政改革的過程作觀察,尤其是關於1982年的修憲行動,對憲政改革的歷史背景、改革重點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進行探討。
第一節 加拿大憲政發展歷程
法國人在16世紀時開始開發北美新大陸,建立他們心中的「新法蘭西」(New France)。當英國人發現北美地區所存在的龐大利益之後,與法國爭奪殖民地的衝突就一發不可收拾。從16世紀到17世紀,英法兩國之間在北美各地因為貿易利益而發生的武裝衝突不計其數,英法七年戰爭(1756~1763)最後由英國獲得勝利,將法國的統治權逐出加拿大,英國成為加拿大的殖民母國。
一、 1867年英屬北美法
在取得加拿大的統治權後,英國隨即頒佈「皇室公告」(Royal Proclamation),在加拿大實行「英國化」政策。1791年,英國國會通過一項憲法法案將加拿大分成上加拿大與下加拿大兩個部分,分別由英裔加拿大人與法裔加拿大人選擇適合的制度與法律,各自選舉自己的國民議會。
到了19世紀大量移民進入加拿大,自由貿易盛行、經濟快速發展、交通建設日益普及,但是英國派駐的殖民官卻多是貴族之後、保守而腐敗,因此加拿大人開始思考新的發展方向。1837年追求改革的加拿大人在上下加拿大都發動武裝暴動,雖然事後都被鎮壓平息,但是卻引起英國政府的震驚,於是任命自由派人士Lord Durham擔任加拿大總督,尋求解決問題之道。Durham將他所觀察到的現象整理成Durham Report,呈報給英國政府,他針對加拿大問題提出兩項建議,首先是合併上下加拿大的立法體系而建立單一國會,第二是建立殖民地的責任政府。這兩項建議在8年之後分別獲得落實,從殖民地的總督式政府轉型成為自治區的聯邦政府,這也成為加拿大邁向自治之路的基石。
只是政治制度上的單一化並沒有辦法改變加拿大社會過去幾百年來早已存在的雙元(甚至多元)文化特性,因此在1850年代針對加拿大社會的特殊性而進行制度的調整,有全國一致性或共同利益之事項(例如貿易、金融),由自治區政府以中央集權的型態來治理,其他具有爭議性的事項(例如文化、教育、公民權),則授權由各地方政府為之。不過在此同時,美國的南北戰爭帶給加拿大人民一個啟示,權力過度分散會導致政治體制的不穩定,因此有關於加拿大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要分權還是集權的爭論一直持續到1867年,其間經過一連串在夏洛特城(Charlottetown)與魁北克市(Quebec City)的協商會議之後達成共識,來自加拿大各殖民區的意見領袖在倫敦會議(London Conference)中向英國政府表達加拿大人民的心聲,加拿大自治區(dominion)未來要建立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內閣制聯邦政府,各殖民區以「省」(province)的型態加入加拿大聯邦,加拿大成立參議院(Senate)與眾議院(House of Commons),眾議院議員依照人口比例產生,參議院議員則是要兼顧各省的名額平等。這些意見在1867年2月經過英國國會正式立法通過之後,於同年7月1日開始實施,被稱為英屬北美法(British North America Act),也被認為是加拿大的第一部憲法,1867年憲法(1867 Constitution Act)。
二、 1982年憲法
雖然英國在1867年通過了英屬北美法,確立加拿大作為一個在大英帝國轄下的自治區地位,在自治區內建立內閣制的聯邦政府與參眾議院的政府體制,不過這部憲法還是維持英國作為殖民母國的優勢權力地位,例如英國單方面派任加拿大總督,而加拿大總督可以批准或否決聯邦政府或省政府所提出的法案,因此仍有為數不少的加拿大人希望能夠進一步切斷與英國之間在權力地位上的從屬關係,這其中包含了部分的英裔加拿大人以及絕大部分的法裔加拿大人。而這樣的思潮不僅沒有因為英屬北美法所賦予的自治權而消退,反而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的發生而更加蓬勃發展。
1926年,同意加拿大獨立於英國之外的意見在Balfour Report中被確認,從此以後,加拿大人把憲政改革的重心轉移到尋求一部由加拿大人制訂、而且不需要經由外國國會通過的加拿大本土憲法。
1931年,英國國會通過西敏寺條例(Statute of Westminister),成立大英國協,承認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以及紐芬蘭等大英帝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