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七届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
O.F008
聚1.烯丙基眯唑接枝硅胶固定相的制备及其色谱性能研究幸
孙敏,邱洪灯,蒋生祥,刘霞¨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730000)
残余硅羟基对碱性化合物以及酸性化合物的分离产生不利影响,减弱残余硅羟基效应一直是色
谱同定相研究方面的热点【lI。烷基眯唑常片j来制备离子液体,基于咪唑的离子交换固定相也早已被
制备和研究12,31。烷基咪唑的3位氮有一对孤对电子,可以与硅羟基形成氢键,从而具有掩蔽残余硅
羟基的作用;也可以结合流动相中的氢离子形成咪唑环的阳离子,能够与样品中的阴离子相互作用。
此外咪唑环具有较大的兀共轭体系,会与含苯环化合物之间存在兀-7【相互作用以及疏水相互作用等。
综合上述考虑,我们采用先聚合后在硅胶表面接枝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高效液相色谱I司定相:
聚1.烯丙基咪唑接枝硅胶固定相,并对该新型固定相进行了色谱性能研究。在反相色谱条件下,分
别分离了苯胺类、苯酚类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在离子色谱条件下,分离了常见无机阴离子。
关键词:聚烯丙基咪唑,固定相,反相色谱,离子交换色谱
1 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785A紫外一可见检测器,
LC.10AT高效液相色谱泵(Shimadzu,Japan);Perkin.Elmer
(Perkin.Elmer,USA);HW.2000色谱T作站(上海千谱软件有限公司)。硅胶(5p,m,实验室自制);
卜烯丙基咪唑(Acros
Organics,USA);3一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荆州市江汉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1.2固定相的制备
ml
将0.68 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7.5m11.烯丙基咪唑混合,加入0.075
g偶氮二异丁腈后通氮
气25分钟,将该反应混合物在氮气保护的密闭体系中60℃搅拌24d时。冷却到室温后,得剑反应中
间产物;将2.5g干燥的硅胶JJH,z,N上述反应中间产物中,将反应体系在氮气保护的密闭系统中120
℃搅拌68d,时。反应产物冷却剑室温后用氯仿洗三次每次50mL,再用甲醇洗三次每次50mL,然后
60℃真空干燥6小时。
2 结果与讨论
2.1表征
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热失重曲线、XPS光电子能谱对所制备新型固定相进行表征,确定
聚1.烯丙基咪唑已经被接枝到硅胶表面。利用元素分析的结果确定卜烯丙基咪唑的键合量,计算咪
唑在硅胶表面的平均覆盖度。
2.2色谱性能研究
(1)分离苯胺类化合物
以甲醇一水为流动相,在反相色谱模式下对6种苯胺类化合物进行了分离,利用甲醇一水
(50/50,v/v)流动相,苯胺、间硝基苯胺、邻硝基苯胺、1.萘胺、二苯胺、三溴苯胺的色谱峰型对称并
且达到了基线分离。
(2)分离苯酚类化合物
类似于分离苯胺类化合物,在反相色谱模式下对5种苯酚类化合物(对苯二酚、苯酚、对甲苯酚、
间硝基酚、乙萘酚)进行了分离,分离度虽然较苯胺类化合物差一些,但是各色谱峰的对称性良好。
(3|)分离多环芳烃类化合物
反相色谱条件下对苯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萘、芴、葸、荧葸、屈具有良好的分离能力,分离度
随甲醇含量降低而增加,但是色谱峰随之展宽,当甲醇含量低于60%色谱峰展宽已相当严重。甲醇
在流动相中的含量为75%时6种多环芳烃类化合物获得最佳分离,色谱峰型对称,基线分离的基础
上分离时间最短,如图1所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0875096)资助项目
“通讯联系人,刘霞,Email:gsliuxia@,lzb.ac.cn
267
第十七届金国色谱学术报告会及仪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
∞
{;;
{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