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 修《河床》教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选 修《河床》教案.doc

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语言特征:多义性、跳跃性、可感性、音乐性? 2、?体会中国现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 3、?理解诗歌中象征意蕴,以及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4、?体会不同诗人的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教学方式:? 5、?自读品味法? 6、?导读提升法? 7、?讨论交流法? 8、?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 一、阅读《诗的语言》,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 诗歌语言与实用语言的区别,最显著的就是它们的目的不同。现实语言为实用,目的为“读解”;诗歌语言不为实用,目的在于“审美”。? 1、?多义性? 2、?跳跃性? ⑴诗人创作的一个显著特征? ⑵跳跃性是诗歌本身应该具有的特征? 3、?可感性? 具体、形象、可知。? 一般来说,诗歌不是用来说理的,但诗歌中又有哲理;诗歌的“理”,要通过诗歌的意象和形象来包含;我们读诗,要读出诗的情感,有时还要注意它所蕴含的哲理。? 4、?音乐性? 外在的音乐性:押韵、平仄、节奏? 内在的音乐性:情绪起伏,不同诗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二、精读《河床》? ㈠作者简介:?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1950年参军,任宣传队员。同年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期间发表处女作《人桥》。1953年6月在元山战役中头部负伤回国治疗。1955年主动报名参加开发大西北。1988年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 ㈡精读探究? 1、?请体会主意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性格。? 外在?内在? 地域(空间)?巴颜喀拉(源头?)?高远? 躺倒、屹立?横贯、气势、坚实? 滋润、干枯、浩荡?雄性美:宽厚、壮阔、博爱? 父亲:慈爱、深情? 历史?怀念黄河象?古老、浑厚? 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饱经沧桑? 通都大邑、驰道? 现实?把龙的形象重新推向世界前台?富有使命感? 色彩?丰富、华丽?不同流俗? 姿态?体魄多毛?粗犷? 纵、横、屈曲、下陷、切开?大千众相、包容万端? 2、主要的语言特点? ⑴不同流俗? 句式:拒绝外在形式,注重内在节奏;变化多端的长短交错的句式,形成突兀、冲撞、紧张中的和谐? 质感和力度:抛弃修饰、粗朴厚重(与黄河河床的风格特点相吻合),显得不可抗拒,魅力无穷。? ⑵大气雄浑:雄浑、高亢、阳刚、大气。不拘小节,注重内在。大生命的大气概,有力的生命律动。? ⑶修辞奇特:拟人、排比? 3、意象特点:丰富多彩? ⑴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意象,如“兀鹰”“母狼”“黄河象”,原始、血性,突出旺盛生命力的特征。? ⑵与民族世俗生活有关的细节意象,如“唐古特人的马车”“猎人”“鹰的城堡”。给人视觉刺激,浓重的黄土色调给人巨大而奇异的感觉。? ⑶具有沧桑感、伤残感的意象,如“飓风”“时间”“古迹”“化石”“始皇帝”“驰道”“不可攻克的球门”。这一系列意象,既是作者心灵痛觉的复写,又是他对那种狞厉粗犷的原生力量的认同,表达出人类最高贵的精神品质——认知自我的历史、感知自我的清醒、珍爱历史的智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略读本单元其他几首诗歌。? 1、郑敏《金黄的稻束》? ⑴写作时间:20世纪40年代。当时作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读书。? ⑵意象:? 主意象:金黄的稻束。象征:母亲;历史;思想。? 配合意象:疲倦的母亲;皱了的美丽的脸;满月、树巅、远山、暮色;小河。突出的意味:静穆;坚忍;深刻的美丽。? ⑶意象特点:? 跳跃:稻束——母亲——历史——思想(自然的联想与想象)? 叠加:金黄的稻束——母亲的疲劳——静穆的雕像(刻意的对比冲击)? ⑷语言力度:? “皱了的美丽的脸”——奇特而真挚的感受,异常的组合异常的效果? “伟大的疲倦”——苦难、磨砺、忍受,而且挺住了,熬过了。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疲倦是必然的,伟大却从这平凡者抗拒苦难的过程中升华出来,成为一种精神的雕像。? 2、李保田《地之子》? 感情:对大地母亲的深情。? 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 安泰的神话传说。? “住在天国”,意寓离开了大地,离开了母亲,失去了力量。而失去了力量,便也失去了生命。这就突出了诗人作为大地之子对大地母亲的爱,把感情推向极至。? 3、牛汉《半棵树》? ⑴主意象一:半棵树。? 特点:令人惊诧的不只是半棵树的残损的身躯,而更是它依旧“挺立”“高”“伟岸”。? 象征:这个意象颇为耐人寻味。被雷电劈掉了半边,命运遭受了重大的打击,但残损的身躯却依然挺立,春天到来的时候,依然“长满青青的枝叶”,依然把日子过得生气蓬勃,毫不随便,毫不颓废。? ⑵主意象二:雷电。? 全诗就只有两个意象。雷电是作为树的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