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叉学科文献分类的探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金薇薇.市场经济条件下专业期刊的运作空间[J].华东经济管理,2001,15(5):85-86 [2]赵日珑.科技期刊创品牌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17(1O):120-123 [3]杨云山.走出学术期刊困境的途径[J].编辑之友,2004(5):54-55 [4]陈麦青.高端作者的意义及合作方法[J].编辑学刊,2005(4):48-50 [5]刘庆文.研究生—--科技期刊值得关注的作者群[J].编辑学报,2004,16(1):54-55 [6]高 明.研究生作者群的形成与科技写作课的设置[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24(2):238-240 [7]何碧梧.论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9(5):123-124 [8]易永卿.论学术期刊的质量保障机制[J].学术论坛,2005(7):197-200 [9] 汪宏晨, 柳建乔. 基于新审稿判断标准的审稿人制度的研究[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23(4):408-410 [10]宋双明,刘阳娥.对现行审稿模式的思考与建议[J].编辑学报,2003,15(5):359-360 [11]冷怀明,杨祖彬, 罗长坤.科技期刊同行审稿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4,21(6):617-621 [12]史小丽.构建全国科技论文审稿专家数据库刍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11(5):333-334 [13]杜亚勤.科技期刊审稿专家数据库的建设与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7):233-234 [14] 邓 薇, 张红林. 科技期刊稿件处理与管理的网络应用[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8(5):144-146 [15]曾建勋,张满年,屈海燕.精品科技期刊数据库的建设方略[J].编辑学报,2006,18(2):87-89 作者简介:张 欣,刘亚萍,王吉晶,李 娟,史 谦,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上海,200237 。 张欣(1973-),女,河南开封人,助理研究员,硕士.E-mail:xzhang211@ 论交叉学科文献分类的探析 张艳玲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 摘 要:一系列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和横断学科的出现, 给图书分类工作带来了困难。结合工作实际,依 据交叉学科的特性,探讨了类分交叉学科所面临的困难及类分方法。 关键词:交叉学科;文献分类;探析 科学的交叉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特点。一方面, 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学科分支日趋精 细;另一方面, 传统科学各学科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已被部分打破, 学科间的关系由过去单纯的线性结构 发展成多方位的立体系统。市场经济使图书内容更侧重综合、应用、多主题。一系列前沿学科、交叉学科 和横断学科的出现, 使传统的直线式图书分类方法已无力表现科学发展过程中学科与学科之间、系统与系 统之间既相互交叉渗透、又相互分化综合的趋势, 如何准确、科学地对其分类, 是摆在分类人员面前一个 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交叉学科特性 所谓交叉学科是指由不同学科领域和分支学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渗透融合而形成的一类学科。 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既具有一般学科科研的共同特征,同时又具有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显著特点。 1.1 跨学科性 跨学科性是交叉学科的突出特点, 主要是指交叉学科涉及多门学科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指用多种 方法横跨、渗透一门或多门学科, 在多门学科之间所进行的科学研究。通过一门和两门或多门学科, 酝酿、 研究、孕育出来的新成果、新科学。这种交叉学科的跨学科性表现在学科结构的各个层次上, 无论在自然 366 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结构上或各门类层次上都明显地出现了交叉学科的跨学科性。 1.2 交叉融合性 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化和整体化日趋强烈,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自然科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为社会科学所广泛吸收,产生了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系列新的边缘性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社 会科学向自然科学的渗透也在发展之中,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日益为自然科学所利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 学内部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也日趋频繁。作为信息传播重要载体之一的学术文章及时反映了最新科学研 究和教学研究成果

文档评论(0)

smd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