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兔豆状囊尾蚴感染组织的病理学观察和其体外培养.pdf

兔豆状囊尾蚴感染组织的病理学观察和其体外培养.pdf

  1.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他动物的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蟋》 731 T060047 兔豆状囊尾蚴感染组织的病理学观察及其体外培养 孔志园张念丁轲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引言/目的 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兔的大网膜、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引 起的一种绦虫病。豆状囊尾蚴大量寄生时,轻度的可引起幼兔生长迟缓,成年兔消瘦,严重感染的引起 兔只死亡,威胁养兔业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屠宰检验的实践,对有豆状囊尾蚴寄生的器官进行仔细检查 和实验室研究,通过宏观和微观的病理学研究相结合来观察本病对机体组织器官的影响,深入了解囊尾 蚴在胆汁中培养活动情况,为本病生理生化研究及相关药物防治筛选提供理论基础。 材料方法 来自洛阳市孙旗屯兔屠宰场的病兔,从自然感染的病例采取组织块,经甲醛固定,梯度乙醇脱水, 石蜡切片,HE染色和光镜观察;其次用不同浓度包括100%、50%、25%、12%、6%的猪胆汁和兔胆汁 对兔豆状囊尾蚴进行了培养,并对培养后的形态进行观察。 结果 兔感染豆状囊尾蚴后从病理形态学方面观察发现,肝脏轻度肿大,有较多的糖原颗粒溶解,豆状囊 尾蚴包囊内有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直肠粘膜完整,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浆膜,黏膜下 层,肌层均无炎性和水肿变化;大网膜和肠系膜上的病变相同,少数囊尾蚴包囊内也有较多的嗜酸性粒 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豆状囊尾蚴在不同来源和不同浓度胆汁中的翻出率、存活时间均不同,但随着胆汁 浓度的增高,头节翻出的时间越短,头节的翻出率越高;在相同浓度、相同时间、不同来源胆汁中,用 兔胆汁培养的囊尾蚴头节的翻出率高;培养后的豆状囊尾蚴在体外存活时间最长可达36h。 讨论 试验发现,不同来源、不同浓度胆汁,培养的温度、胆汁的新鲜度及浓度、囊尾蚴自身的因素都是 影响头节翻出率的主要因素,而且从病理形态学方面发现,兔豆状囊尾蚴具有良好的免疫作用,在其侵 害的组织器官或机化的结缔组织中均能检出大量浆细胞,说明本病的体液免疫非常活跃,可通过免疫学 方法来诊断和预防本病,并要加强兔舍的卫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n】周永学,杜爱芳,张雪娟,等.我国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养兔杂志,2006(1):25~28. [2】张玲,郑国清,李振梅。等.家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治措施【J].肉品卫生,2004(7).15~16. [3】赵恒章,刘保国.肉兔豆状囊尾蚴的诊治[J】.中国草食动物,2005(1).12-14.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