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语文 八上《治水必躬亲》word综合能力测试题.doc
治水必躬亲·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潴有浅深(??? )?????????? 非相度不得其情(??? )(??? )
躬历山川(??? )?????????? 非咨询不穷其致(??? )(??? )
好逸而恶劳(??? )???????? 亲劳胼胝(??? )(??? )
?
远嫌而避怨(??? )???????? 布袍缓带(??? )
二、根据下列词语中加粗字各写一个成语
(1)泥于掌故(??? )
(2)躬历山川(??? )
(3)好逸而恶劳(??? )
(4)计利而忘义(??? )
三、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泥于掌故(??? )??????? (2)非咨询不穷其致(??? )
(3)势有曲直(??? )??????? (4)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
(5)不可执一(??? )??????? (6)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
(7)冒雨冲风(??? )??????? (8)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
四、与“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B.送孟浩然之广陵
C.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D.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
五、阅读下列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
(一)
?
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1.文中“海忠介”即________,是________(朝代)曾骂过皇帝的清官。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杂文家________曾写过一部关于他的历史剧《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就治水问题作者讲了两个方面,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造成这两种结果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这段文字中表明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中的“盖”字是句首发语词,表明下文要就自己的观点发表议论。
B.第二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治水,一实一虚,对比分明,很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C.作者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第一段讲道理,第二段侧重摆事实,讲道理与摆事实相结合很好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D.第一段中“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构成排比,很有气势;“是以”一句是对上文的总结,并运用了对偶的句式。
?
(二)
?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雨雪三日(??? )?????????? (2)雨雪三日而不霁(??? )
(3)晏子入见,立有间(??? )?? (4)逸而知人之劳(??? )
(5)公披狐白之裘(??? )?????? (6)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
2.下列句子与“雨雪三日而不霁”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B.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景公觉得“雨雪三日,而天不寒”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事中,景公的笑带有怎样的意味?正确的一项是
(??? )
A.欣赏晏子的幽默言谈。
B.尴尬地发现自己的失言。
C.对自己不知黎民之苦觉得愧疚。
D.对自己身强体健颇为自豪。
5.这段文字中晏子劝谏君王的方式是
(??? )
A.犯颜直谏,言君王当与民同饥寒。
B.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高一入学分班考试语文作文猜题及范文分析.docx
- 中国成人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野生菌中毒护理查房.pptx VIP
- 年产2万吨生物基全降解塑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FIDIC 认证项目经理水平考试试卷与答案.doc
- 48V100A储能电池BMS规格书(带10A限流)CAN+RS485.docx VIP
- 中国教育史(近代)课件.ppt VIP
- 2005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及答案.doc VIP
- 2005年高考数学(广东卷)试题及答案.doc VIP
- (高清版)DB41∕T 1432-2017 精密耐震压力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