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思嘉——特邀专业顾问、督导.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钟思嘉——特邀专业顾问、督导.doc

钟思嘉——特邀专业顾问、督导 【个人简介】 和昕心理特邀专业顾问与督导,首席心理专家;哈尔滨工程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副所长、首席专家,豆豆儿童训练中心首席顾问,菩提花教育首席顾问,华语世界亲职教育(简称STEP)的杰出专家、美国奥勒冈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心理系教授、中国健康家庭协会理事长,曾任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心理系主任、心理所所长、心理学院院长及台湾心理辅导学会第五任会长,具有近30年的教育工作和心理学研究经验。钟教授的部分著作:《培训有责任感的孩子》、《两代亲》、《二十一世纪的亲职教育》、《做个称职的父母》、《父母效能培训手册》、《开明父母大学堂》、《单亲父母成功教子方案》、《打开孩子情绪的瓶塞》…… 现任哈哈尔滨工程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首席专家兼副所长、家庭教育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基地首席专家、浙江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台湾暨南大学辅导与谘商研究所兼任教授。 目前,在大陆,钟教授在北大等院校已经亲自带领了数百位STEP领导者,在他的带动下,STEP课程已造福于越来越多的家庭!《纽约时报》形容这一课程“是一项全国性的运动,使父母在教养孩子时掌握了一些实际操作方法,成为父母成长的经典方法”。 一、主要学习及工作经历 国立政治大学 台湾 教育学系 学士 1968.9 至 1972.6 国立政治大学 台湾 教育研究所 硕士 1975.9 至 1977.9 University of Oregon OregonOOOregon 美国 教育心理学博士1979.9~1981.9 国立政治大学 心理系 系主任 1990.8~1995.7 国立政治大学 心理研究所 所长 1992.8~1994.7 国立政治大学 理学院 院长 1997.8~ 2000.7 国立政治大学 教务处 教务长 2000.10 至 2003.7 国立政治大学 心理系 教授 1989.8~2008.6 二、科研成果 (一)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钟思嘉(2008):单亲母亲_一切服从儿子有错吗,中华家教。 钟思嘉(2005):持续成长的爱_与不同年龄段孩子沟通的要领,父母必读。 Chen, L. J., Chung, S. K. (2007). Loneliness, social connectedness, and family income in undergraduate and males in Taiwan.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5,10. 钟思嘉(2004):个案为什么没有照剧本演出—迟到和爽约的行为与处理,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赵梅如、钟思嘉(2004):观点取替故事同理心量表的发展。中华辅导学报,15期,39-60。 赵梅如、钟思嘉 (2001):父母效能课程及其亲子沟通效果之探讨。中华辅导学报,10期,41-61。 钟思嘉(2000):ADHD儿童及青少年谘商-行为改变技术与认知行为治疗。辅导季刊,36(3),1-5。 钟思嘉(1999):倾听。父母必读,09期。 钟思嘉(1999):忽视与关注。父母必读,08期。 钟思嘉(1999):怎么让爸妈关注我。父母必读,07期。 钟思嘉、吴嘉玲(1999):杯子重要_自信更重要。父母必读,06期。 钟思嘉(1999):大学生心理复健团体辅导活动。辅导季刊,35(3),37-39。 钟思嘉(1998):亲职教育的规划与实施。学生辅导双月刊,59期,16-25。 钟思嘉(1998):亲子问题个案的辅导策略(II)。家庭教育双月刊,嘉义师范学院,2期, 47-49。 钟思嘉(1998):亲子问题个案的辅导策略(I)。家庭教育双月刊,嘉义师范学院,1期, 51-53。(二)研讨会论文 钟思嘉(2006),华人因应挫折的生活智慧,中国心理咨询发展峰会,(哈尔滨工程大学。 钟思嘉(2005),成为一个全球化的领袖-心理学的前瞻观,全球化背景下的领导与领导学研讨会,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钟思嘉(2005),两岸心理辅导学术研讨会(北京师范大学,报告主题为「心理辅导新趋势: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北京师范大学。 钟思嘉(2004),华人亲职压力量表的编制,台湾心理学会年会。 钟思嘉(2004),海峡两岸心理辅导经验交流与合作展望主题论坛,台湾辅导学会学术研讨会,台湾师范大学。 钟思嘉(2004),自我伤害的大学女生个案辅导,大学生自我伤害和忧郁症的咨商与治疗研讨会,台湾淡江大学。 钟思嘉(1998),廿一世纪家庭及婚姻的发展。一九九八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5。中华民国成人教育学会。 (三)专书与专书论文 钟思嘉(2000):专业助人者的替代性创伤与因应策略,九二

文档评论(0)

sey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