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doc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综合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深邃(  )? 磐石(  )?捋着(?)? 头颅(?)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害的民族。 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风小心翼翼的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 3.写出下面各句中“说”的含义。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3)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4.写出《孙权劝学》中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 2)? 5.《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中写到了众多著名作家,请各写出他们的一部代表作。 ???歌德:? ???屠格涅夫:? ???左拉:? ???6.下文选自《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典范和骄傲--纪念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两周年》一文,其顺序打乱了,正确顺序应是?。 ???7.1936年10月19日,我国著名新闻记者、出版家邹韬奋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大会上讲的话是这样的:“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 ???(一) ???初,孙权谓蒙曰:“卿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初(当初)?当涂(当道,当权)?多务(多事务) 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博士(常识深高的人)?辞(推托) C.涉猎(粗略地阅读)?往事(历史)?过(到) D.见事(认清事物)?及(到了……的时候)?非复(不再是)? 2.孙权指导鲁肃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目的:? ???3.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本文主要通过?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鲜明的性格:孙权是? ???5.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文末“?”更进一步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6.文中孙权善劝,请结合本文略加分析。 ???(二)?永恒的骄傲 ???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1.怎样理解标题“永恒的骄傲”的含义? ???2.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最后一部分,请指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3.这一段文字采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却没有把重点放在他的生平和巨大贡献上,而是以情感人,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请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A.作者认为,写科学家应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突出他们的人格魅力,所以往往淡化了细节。 B.作者认为,关于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很多人已经了解了,所以不写也罢。 C.作者不仅要通过这篇文章来歌颂邓稼先,同时也想流露出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 D.作者与邓稼先虽有50年的友谊,但毕竟分隔太久,对他的具体工作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不宜铺开来写。 5.怎样理解结尾一句话的含义? ???(三) ???⑴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⑶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⑷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⑸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⑹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 ???⑻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