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法学研究范式的变迁——问题、方法和知识.pdf

中国行政法学研究范式的变迁——问题、方法和知识.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行政法学研究范式的变迁381 中国行政法学研究范式的变迁 ——问题、方法与知识 何海波‘ 学术研究需要不断地回顾和反思。在中国行政法学会成立20周年这个具有符号意义的年 份,回顾和反思中国当代行政法学似乎有了特别的意义。可是,面对数以千计的著作、数以万计 的论文和难以确切统计的学术研讨,我们如何去梳理其中的脉络呢?已经有多位学者从不同的 方面,作过富有启发性的述评o[1]本文打算从行政法学研究范式的角度,检讨中国当代行政法 学研究的路径,并试图对未来的发展作一点猜想。 分析各自领域的研究状况o[3]虽然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和有效性至今仍饱受争议,库思所开创 的“研究范式”似乎已成为学术史研究的一种范式。撇开关于概念的种种争论,本文将在这样的 意义上理解和使用“研究范式”:当一定数量的研究形成了大体相同的问题、运用类似的方法和 知识,在学术共同体中出现研究典范和追随者,我们就可以说有了一个研究范式。研究方式关注 问题、方法和知识,而不在于立场和观点;在这一意义上,它不同于学术流派。研究范式是对学术 研究状况的一个概括和分类,研究者可以蹈循不同的研究范式,也可能突破既有的研究范式(尤 其是面临重大的学术创新);在这一意义上它不同于人人必须遵循的学术规范。了解法学研究范 式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法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理解某一个具体研究在学术传承中的位置,理解我 们如何选择研究的问题和讨论的进路。 2000年,中国法学界曾经发起一场关于法学研究范式的讨论oC4]北京大学的苏力教授以 “政法法学”、“诠释法学”和“社科法学”三种范式概括了中国当代法学的面貌o(5】此后,在行政 ·法学博士,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本文是《法治的脚步声:中国行政法大事记(1978—2004)》的一个副产品。本文的写作得益于与宋功德、宋华琳、 高秦伟诸友的讨论。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所做的试讲中,莫予川教授和多位同学所提的问题和意见。也启发我 修正和改进。在此一并感谢。 莫于川:《中国行政法治发展进程的回顾与前瞻》,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Thomas Strlzcture of S.Kuhn,The ofScientificRevolution,UniversityChicagoPress,2nded.,1970.中文版见托马斯·库 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例如,有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认为,近代史研究出现了从“革命史”向“现代化史”的转变。相关的主张和评论,参 见德里克:《革命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春季卷;罗荣渠:《现代 化新论续篇:东亚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走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周东华:《中国近 现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范式”:对两种批评意见的反批评》,载《学术界)2002年第5期。 【4] 规范。 (5】 入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显然,苏力教授本人是比较欣赏他所说的社科 法学。 382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 法学界内,宋华琳博士曾经讨论过中国行政法学的知识传统和学术背景,主要评论以“平衡论” 为代表的一种行政法学研究范式o[6]石佑启和金自宁两位博士也分别讨论过行政法学范式的 转变o[7]但是,石佑启博士着重谈的似乎是公共行政改革背景下行政法的变迁,而不在于行政 法学研究范式的转变。金自宁博士讨论了规范性研究在行政法学中的历史定位,并主张“开放的 行政法学”。她的问题和观点与本文比较接近。但是,对中国当代行政法学的研究状况的全面梳 理,仍有待进行。 本文准备借鉴苏力教授的观点,把中国当代行政法学概括为三个范式:政法法学、立法法学 和社科法学。与苏力教授不同的是,我用“立法法学”代替他说的“诠释法学”。虽然“诠释法学” 是一个法学界耳熟能详的概念,但是它从未主导过行政法学;相反,“立法法学”似乎更为盛行。 与一些学者对范式的理解稍有不同的是:多数学者在定义研究范式时,讨论对象基本限定于 已经发表的论著,着重于所研究的问题和方法;我在描述一种范式时,还留意了学术研究活动和 学术研究的知识源流。在我看来,学术研究体现为一个过程,所以,除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