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以来西方社会地理的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90年以来西方社会地理研究进展 西方科学地理学发韧于20 世纪50 年代西方地理界兴起的规模宏大且影响深远的计量地理革命, 它使得地理学在理论和方法论上实现重大转变, 表现为地理学内部的高度专门化和哲学思潮的多元化两大趋势, 空间分析学派和实证主义地理学占据统治地位, “模型”、“假设”等成为关键词,经济地理等分支领域得到迅猛发展。 196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 经济停滞不前、社会极化加剧、社会不公平日趋严重, 人们不禁开始怀疑传统地理学,批判焦点集中于空间分析学派对人地关系中人的作用的贬低和实证主义的普遍性追求脱离实际。 此后, 在人本主义思潮推动下, 1970 年代西方地学界出现了人文化和社会化两大趋势, 地理学开始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结合, 研究内容上也从传统的区域研究和空间分析转向解决现实性社会问题, 这就是“人文地理学的社会关联运动”。在此背景下, 城市社会地理学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田文祝等对Johnston 等的《人文地理学词典》( 第三版) 所有词条进行统计分析发现, 收集词条最多的是“社会地理学” ( 占12.6%) , 超过传统地理核心分支, 如经济地理学( 占9.5%)。可见, 城市社会地理在西方地学知识构架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国正处于内部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增长方式两种转变、国家现代化和外部的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发达国家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 环太平洋时代的来临)等背景下, 城市作为国家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的核心载体, 必将经历一系列社会问题, 这无疑给学界提供广阔的研究平台, 对于问题意识强烈的城市社会地理学尤其如此。基于此, 本文通过对20 年国外有关社会地理研究文献的梳理,找出其发展历程中的演变规律, 为中国社会地理研究提供借鉴。 一、概念界定 城市社会地理学因其本身的交叉学科性, 不同领域学者给出自身学科视角的定义, 表1 是西方地理学者对社会地理给出的定义。其它学者也对城市社会地理学做出定义 ( Knox, 1982; Cater and Jones, 1989; Herbert and Smith,1989; Philo, et al, 1991; Susan, 2001) 。 二、研究特点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 尤其是对重点核心期刊《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77—2004 年的文献, 从3方面总结西方城市社会地理研究特点。 1、 成果不断增加 在人文地理分支学科中, 社会地理成果急剧增加( 图1) 。从数量统计上看, 以1990 年为界, 1977—1989 年该期刊涉及广义社会地理②和狭义社会地理③的文章分别占12.87%和9.94%; 而1990—2004 年的比例是广义社会地理学38.94%、狭义社会地理学33.19%。可见, 城市社会地理在1990 年以后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科体系中处于核心与主导地位。 2、研究内容多样化 研究内容方面也有较大转变, 从最初的城市实际性问题探讨过渡到城市全方位问题的结构式剖析。1990 年以前城市社会地理较多涉及种族隔离、社会分层与居住分异、城市移民行为、犯罪地理和区域社会地理( 主要是西欧诸国) 等主题, 此后的研究更加注重吸收一些新元素, 如国际化、全球化、新区域主义、人文主义、女性主义、结构主义、现代性、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等。这一时期, 社会地理学研究注重对社会问题的结构性解释, 女性主义地理、疾病与健康地理、想象地理以及各种哲学思潮的探讨( 如话语权、权力空间、身份建构与重构、空间隐喻、文化意义等) 等论题成为主流研究范畴, 区域社会地理的综合研究也转向异文化区域, 如非洲、东欧、南亚、澳洲等国家和地区。 3、方法论转变 社会地理学方法论演化路径基本上呈现出量化到质化、客位到本位和积极借鉴其他学科方法( 尤其是社会学与人类学等) 等特点, 大致经历3 个阶段: ①对于早期非空间社会地理学研究而言, 社会区分析( Social Area Analysis) 是被广泛应用的, 代表人物是Shevky、Williams 和Bell, 他们利用有关个人、家庭与住所等人口普查资料对洛杉矶和旧金山进行社会区分析, 抽取影响城市社会变迁的主因子。空间性社会地理研究的代表是芝加哥人文生态学派, 他们强调社会调查, Burgress 在大量调查基础上提出同心环空间结构模型, 其后被一些学者( Berry and Rees, 1969) 采用。②在反思传统地理学的“重视空间理性而忽视人的作用”背景下,社会地理学开始摄入对日常生活行为地理的研究, 代表是以Hagerstrand 为核心的隆德学派创立的时间地理学, 后被Carlstein、Pred 等发展, 主旨是通过针对个人行为的线索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