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电声系统 主讲:赵梦笔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育电声系统与电声教育媒体 第二节 教育电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教育电声系统的研究对象与学习方法 第一节 教育电声系统与电声教育媒体 广播系统 有线广播 无线广播 节目制作系统 主传声器方式 多声道合成方式 语言学习系统 听音型 听说型 听说对比型 视听型 多媒体型 第二节 教育电声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电声技术的诞生与起步 教育电声系统的沿革 第三节 教育电声系统的研究对象与学习方法 教育电声系统研究的范畴 电声基础理论的研究 声电转换、电声信号加工处理技术与系统的研究 电声教材编制的研究 电声教学研究 教育电声系统课程的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 本课程学习的总目标 学习方法 第二章声波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 声场与声波 第二节 声场中的能量 第三节 声波的传播 声波机理 声音是一种波动现象。当声源(机械振动源)振动时,振动体对周围相邻的媒质产生扰动,而被扰动的媒质又会对相邻媒质产生扰动,这种扰动的不断传递就是声波产生与传播的基本机理。 第一节 声场与声波 声场媒质及其参量 媒质密度 声压 质点振速 平面声波的基本性质 声波的频率与波长 声波的传播速度 声阻抗率与媒质特性阻抗 声场定义 存在着声波的空间称为声场。 声场媒质定义 声场中能够传递扰动的媒质称为声场媒质。 第一节 声场与声波 球面声波的基本性质 球面声波的波动频率、波长及波速 求解声波的声压、媒质质点振速及声阻抗率 第二节 声场中的能量 声能量与声能量密度 声能组成 声能量密度 平面声波的声能与声能量密度 声功率与声强 声功率 声强 声功率定义 我们将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面积为S的截面的平均声能量称为平均声能量流或平均声功率。 声强定义 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声功率(或平均声能量流)称为平均声能量流密度或声强。 第三章 人耳听觉特性 第一节 人类听感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立体声的听觉机理 第三节 听觉特性对电声技术的要求 第一节 人类听感的基本特征 响度 音高 音色 可闻声的频域特征 可闻声的时域特征 人耳听觉的非线性掩蔽效应 人耳听觉的延时效应与双耳效应 响度 声压级与声强级 声压级 声强级 可闻声的频域范围 等响度曲线 响度定义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 声压级 声学中,为了适应人耳听感的响度特性,方便对人耳听觉响度的计量,采用对数来计算和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某点声压的有效值与零声级的参考声压值之比的常用对数,定义为声压级Lp,用分贝(Db)来表示: Lp=20lgPrms/Pref (dB) 式中:Prms--某点声压的有效值 ,Pref--零声级参考声压 规定1kHz时人耳刚能听到的声音,声压为2×10-5 Pa,作为声压级的0dB。 声强级 定义:某点声强值与零声级的参考声强值之比的常用对数,定义为声强级LI,用分贝(dB)来表示: L=10lgI/Iref (dB) 式中:I--某点的声强值, Iref--零声级的参考声强值。 规定 Iref =10-12 W/m2。 可闻声频率范围 20Hz—20kHz 闻曲线:将人耳刚能听到的各频率声音的最低声压级联成一条曲线,称作闻阈曲线。(在1kHz 时为0dB)。 痛阈曲线:将人耳对响度过大以致难以忍受的各频率声音的声压级联成一条曲线,称作痛阈曲线。 等响度曲线 响度级定义:将某一频率的声音与1kHz的声音比较,当两者响度一样时,1kHz声音的声压级(以2×10-5 Pa为0dB的相对分贝数)就是该声音的响度级。 音高 音高定义: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称为音高或音调、音准。 人耳对声音频率的主观感觉 音高=Klg f 式中:K为常数,f是音高的物理简谐频率。 音律 12平均率 响度对音高的影响 音色 音色定义:人耳在主观感觉上区别相同响度和音高的两类不同声音的主观听觉特性称为音色。 线状谱 声音谐波的产生机理 连续谱 可闻声的频域特征 共振峰 谱级分布 1、语声;2、音乐 可闻声的时域特征 起振段 10—100毫秒 稳态段 衰减段 高音衰减快,低音衰减慢 人耳听觉的非线性掩蔽效应 纯音的掩蔽 噪声对纯音的掩蔽 “鸡尾酒会效应” 人耳听觉的延时效应与双耳效应 人对声源方位的定位,对声音的立体感觉,主要是依赖于双耳,这就是双耳效应。 声源到达左右耳的距离存在差异,将导致到达两耳的声音在声级、时间、相位上存在着差异。这种微小差异被人耳的听觉所感知,传导给大脑并与存储在大脑里的听觉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声音方位的判别,这就是双耳效应。 形成双耳效应的本质因素在于声音到达两耳的声音在声级差、时间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优势病种中风、消渴.doc
- 优秀班级竞选表格.doc
- 优秀带教员(门店).ppt
- 优秀店长评选标准.xls
- 优秀服务员的素质要求.ppt
- 优秀职业规划体育教育.ppt
- 优賍教育基金资优教育学校网络计划(第三期).ppt
- 优质服务是管出来的09.02.19.ppt
- 优质服务在医院1.ppt
- 优质课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ppt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