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要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近几年随着无线电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普及应用而出现的一项先进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它的最大优势就是非接触性。可以无需人工干预完成识别工作。
本文研究了电感耦合RFID系统工作原理,讨论了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及各个部分包括天线、阅读器和电子标签的作用。设计了射频识别系统的总体方案和各个部分的硬件电路。进行了射频识别系统的电路调试,进行了系统识别距离的测量和系统识别正确率的测量。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电感耦合的RFID系统可以正确工作。该论文对今后进行射频识别系统开发的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自动识别 射频识别 电子标签 阅读器
ABSTRACT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echnology is an advanced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technology, appeared with the radio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 in recent years.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this technology is that the property of non-contact. The identification work can be done without human intervention.
The principle of the inductively coupled RFID systems were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and the roles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RFID systems, including the antennas, readers and electronic tags were discussed. The overall program of the RFID system and the various parts of the hardware were designed. The circuit of the RF identification system was debugged, the distance and accuracy of the identification system were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 of inductive coupling in RFID-based system can work properly. This study has some reference value on the development work of th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s in the future.
Keyword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RFID electronic tag reader uni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 1
1.2 射频识别技术的概述 3
1.3 研究内容 5
第二章 射频识别技术工作原理 7
2.1 电感耦合RFID系统工作原理 7
2.2 射频识别系统的组成 9
2.2.1 天线 10
2.2.2 阅读器 10
2.2.3 电子标签 12
第三章 射频识别系统总体设计 15
3.1 总体方案选择 15
3.2 调制方案选择 16
3.3系统工作频率 16
3.4 天线选择 17
3.5 系统的整体结构 17
第四章 系统实现 19
4.1 主要芯片介绍 19
4.2 耦合线圈谐振计算 21
4.3 电子标签设计 22
4.3.1 电源模块 22
4.3.2 编码电路 24
4.3.3 调制电路 25
4.4 阅读器的设计 26
4.4.1 发射模块的设计 26
4.4.2 解调电路 29
4.4.3 解码电路的设计 31
第五章 射频识别系统的调试和测试 35
5.1 线圈耦合调试 35
5.2 系统识别距离的测量 35
5.3 系统识别正确率的测量 35
第六章 总结 37
致谢 39
参考文献 41
第一章 绪论
本章首先对一些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做简单的介绍,然后详细介绍射频识别技术。
1.1 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是将数据自动采集和识读,并且自动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近二三十年来,自动识别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设计(论文)-船舶起重机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320mm的数控车床总体设计及主轴箱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630mm的数控车床总体设计及主轴箱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磁粉检测工艺规程.doc
- 毕业设计(论文)-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doc
- 毕业设计(论文)-打印机压轮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打桩机起重装置结构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大黄山煤矿主井提升设备选型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大流量安全阀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大棚温室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oc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