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传感器网络是基于无线局域网,由“侦测”功能发展起来的网络架构模式,与传统的网络技术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别。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是基于一个简单的等式:传感技术加上中央处理器,再联合无线通信技术就形成了数以千计的潜在应用可能[12]。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一类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由大量具备传感、数据收集、处理和无线通信能力而体积小、成本低的传感器节点(Sensor Node)构成。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每个节点的功能都是相同的,大量传感器节点被布置在整个被观测区域中,各个传感器节点将自己所探测到的有用信息通过初步的数据处理和信息融合后传送给用户,数据传送的过程是通过相邻节点的接力传送的方式传送回基站,然后通过基站以卫星信道或者有线网络连接的方式传送给最终用户。因此,节点在网络中可以充当数据采集者、数据中转站或类头节点的角色。作为数据采集者,数据采集模块收集周围环境的数据(如温度、湿度等),通过通信路由协议直接或间接将数据传输给远方基站或汇节点;作为数据中转站,节点除了完成采集任务外,还要接收邻居节点的数据,将其转发给距离基站更近的邻居节点或者直接转发到基站或汇节点;作为类头节点,节点负责收集该类内所有节点采集的数据,经数据融合后,发送到基站或汇节点[19]。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最初研究来源于美国军方,美国国防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于2001年资助加州伯克力大学开发无线传感器系统。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3年制定了传感器网络研究计划,投资3400万美元用于支持该方面的基础研究。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的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也纷纷开展了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目前国内无线传感器网络尚处于研究阶段,清华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合肥智能所等单位已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比如当需要对诸如温度、光通量、位移以及噪声等环境参数进行不间断地传感、测试和无线信号传输时,可以考虑在相关领域中配置智能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对环境待测参数的传感数据分析来达到检测目的,这一技术已经应用到国防军事、动物的习性观测、材料结构健康监测、交通管理、医疗卫生、灾害监测等领域中[12]。
1.3课题研究目的和任务
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中,低功耗节点的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传感器网络得以实现的硬件基础。传感器节点分为静态节点和移动节点,目前研究的主要是基于静态传感器节点构建的传感器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般设计方案是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布置一定数量的传感器节点,区域内用一个基站(B-Station,即PC机)管理各个节点,各传感节点经过一定路由后将数据传输到基站。
由静态传感节点(S-Node)组建的无线传感网络,其节点可按照自组织方式组建网络,按照设定的路由协议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作为汇聚节点(sink),经过汇聚节点将数据传输到基站。
由静态传感器节点和移动传感器节点(M-Node)动态构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设计网络拓扑结构为星型,网络内所有静态节点以移动节点为汇聚节点,将数据传输给移动节点,移动节点处理后传输给基站。数据传输是由移动节点控制的,移动节点进入传感器节点区域后,发送射频信号,激活各静态节点后建立链接,各节点以自己的节点ID号依次将数据传输给移动传感器节点,最终传输到基站。
静态传感器节点在配置后,自身不能改变所处位置,感知范围有限;而且由于能耗原因容易使节点脱离网络,改变原有的网络拓扑结构,以致造成信息不能按原有路径传输。移动传感器节点可以依据需要自主移动,动态构建网络以提升网络性能。因而移动传感器节点可以与静态传感器节点一起被配置在特定的场合,以完成许多复杂的任务,如移动目标跟踪、动态信息采集、灾情预警、搜救、军事领域的情报探测等[20]。
课题侧重移动传感器网络节点驱动程序设计,同时完成相应的通信试验。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较好地掌握移动传感器节点的设计,熟悉基于单片机的驱动程序的设计,掌握单片机应用软件的编制与调试,掌握通信驱动程序设计,完成软硬件的联调。这样可以为以后的进一步的更实用性的研究打下基础。
在理解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文献,了解通信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基于ATMega128及CC1000、CC2420射频芯片的通信节点设计(完成驱动程序设计),设计具有移动功能的传感器节点,驱动电机能够进行按指令的运动,熟悉使用C语言,进行驱动程序设计、调试。
本文首先介绍软件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比较得出合适的设计方法。简单介绍有关硬件电路设计后结合对小车驱动板电路进行相关分析,结合ATMega128单片机C语言编程的特点和要求,着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设计(论文)-PLC工业机械手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PLC花样音乐喷泉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VB超市进销存管理系统.doc
- 毕业设计(论文)-VB车辆管理系统设计.doc
- 毕业设计(论文)-VB大学高校社团信息管理系统.doc
- 毕业设计(论文)-VB多级仓库管理的设计与实现.doc
- 毕业设计(论文)-VB辅料物资管理信息系统.doc
- 毕业设计(论文)-VB公司人事管理系统.doc
- 毕业设计(论文)-VB计算机销售管理系统.doc
- 毕业设计(论文)-VB酒店管理系统设计.doc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