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见证——日本藏清稿本《宁灵厅志草》的学术价值探析.pdfVIP

历史的见证——日本藏清稿本《宁灵厅志草》的学术价值探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的见证 ——日本藏清稿本《宁灵厅志草》的学术价值探析 张京生 (宁夏图书馆《图书馆理论与实鳓编辑部 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 《宁灵厅志草》是流失日本的稀见宁夏地方志书。作者在考证了这部志书的作者、 版本、纂修年代的基础之上,对这部志书的学术价值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其学术价值 在于:1.是清政府镇压回民起义的历史见证;2.是研究中国回族史的重要历史资料;3. 是研究宁夏地方史的重要历史资料。 [关键词]地方志(-7灵厅志草》校勘学术价值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回族人民居住集中的地区。在历史上因地处边陲,文化较内地略 显落后,所修地方志书为数不多,又因屡遭兵燹及自然灾害的损毁,致使一些文献、档案及 地方志书散佚,为我们研究宁夏的历史文化状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流传至今、现存于世 的宁夏地方志书中,仍有几部孤本珍稀方志长期流失海外,被国外的一些图书馆和机构收 藏,以致我们不能窥其原貌,成为研究回族发展史及宁夏地方史领域的一件憾事。《宁灵厅 志草》就是其中的一部。《宁灵厅志草》原藏于日本东洋文库。何时及怎样流失到日本,尚 不能尽考。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在开展国际学术交往 活动中,取得了这部志书的复制件,从而填补了宁夏地方志书的一项空白,同时为研究回族 发展史及宁夏地方史提供了颇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为宁夏地方史及回族史的研究开辟了新的 研究视角。笔者曾就这部志书的版本、作者、完成时间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考证(见 笔者所撰《(宁灵厅志草)考述》一文,发表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2年第1期),现就 这部志书的学术研究价值再进行一些分析、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1. 狞灵厅志草》的基本情况 《宁灵厅志草仅一册,不分卷,共64页,每半页9行,每行25—32字不等,用毛笔抄 写并有多处删改。是志无目录,亦无序跋。全书共分为35节,即:历代沿革表、星野、建 置、疆域、山川、城池、公署、学校、关梁、祠祀、贡赋、兵防、水利、驿递、蠲恤、盐 法、茶马、物产、风俗、古迹、祥异、陵墓、封爵、职官、名宦、选举、人物、忠节、孝 义、隐逸、流寓、仙释、方伎、烈女、艺文。书后又附有“增采新章十条”,是对正文的补 充,包括:方言、户口、仓储、度支、乡镇、金石、赞税、实业、巡警、学堂等。宁灵厅 志草未著撰人,笔者疑为清光绪三十一年曾任宁灵厅抚民同知的成谦(清镶红旗蒙古人) 主持纂修的。关于这部志书的版本,笔者经过考辨,初步认定其应为清稿本,即:依据编纂 者的草稿予以重新抄写誊清后,又做了某些修改、审核而作为定稿的本子。关于《宁灵厅志 草的纂修时间,原书亦未能直接表明。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等一些目录中均著录为清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而笔者经过对原书的考证,认为其确切纂修时间应为清光绪三十 四年(1908年),从而订正了《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的著录错误。 2.宁灵厅的建置情况及(-7灵厅志勘的编纂背景 宁灵厅的建置始设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其治所在原灵州所辖金积堡(今宁夏吴 忠市金积镇)。厅是清代在新开发地区的一种政区建置,其长官为同知或通判。厅又有直隶 厅与散厅之分,直隶厅与府、直隶州平行,直隶于省;散厅与散州和县平行,属于府。宁灵 厅当属散厅之列。宁灵厅这一建置的设立起因于清同治年问爆发的西北地区回民反清起义。 清同治年问,陕西、甘肃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回民起义,史称西北回民起义。起义历时 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时间之久,在我国民族发展史上是空前的。这次起义首先从陕西渭 南、华县、大荔一带发起,迅速蔓延到关中,进而发展至宁夏、青海、新疆。甘肃回民响应 陕西回民起义,在短时间内形成四个较大的反清中心,这就是宁夏地区(当时宁夏是甘肃的 一个府)、河州地区、西宁地区、肃州地区。这四大地区又以回民领袖马化龙为首的宁夏金 积堡为中心, “率视金积为项背”,与清廷进行了激烈的反民族压迫的斗争。清同治五年 1870年),由于双方力量悬殊,最终金积堡保卫战失利,回民起义领袖马化龙被清政府残酷 杀害,西北地区回民的抗清斗争最终失败。 左宗棠镇压回民起义后,深感民族矛盾激化。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防止回民再起来 造反抗清,遂上奏朝廷“请改宁夏府水利同知为宁灵厅抚民同知,移驻金积堡,并添设参将 一员同驻,以资镇抚。”清政府批准了左宗棠的奏折,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增设宁灵 厅,治所就设在回民起义的大本营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