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高有机质海相烃源岩沉积特征、形成模式和控制因素.pdfVIP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高有机质海相烃源岩沉积特征、形成模式和控制因素.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沉积学与油气、煤资源勘探开发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高有机质海相烃源岩 沉积特征、形成模式和控制因素 王飞宇1,一,张宝民3,王毅4,张水昌2,一,李秀明1,肖中尧5, 李梅5,胡剑峰5,梁狄刚3 (1.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00;2.中国石油天 然气总公司油气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3.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石油 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3;4.中国石油化工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 院,北京 100083;5.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库尔勒841000) 烃源灶的展布圈定和生烃强度表征是油气勘探的关键性基础工作,而其研究的精度取 决两个方面:一是高有机质丰度烃源岩的分布厘定,二是有机成熟度和生烃历史分析和重 构海相地层高有机质丰度沉积物特征、形成模式和控制因素是海相烃源岩研究的核心,同 时也是争议的焦点,对于含油气盆地由于目前的探井主要集中在构造高部位,针对油气藏 或储集层钻探,无法揭示坳陷中烃源岩状况。在没有探井系统钻揭烃源岩,缺乏源岩地球 化学分析资料的坳陷区,如何根据有机相理论和方法预测高有机丰度烃源岩分布,是面临 的重要问题。 1995年之前普遍认为塔里木盆地寒武一奥陶系主力生油坳陷位于满加尔坳陷,其中广 泛分布的巨厚奥陶系,特别是中上奥陶统暗色泥岩是塔里木盆地主力油源岩。许靖华(1993) 提出了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源岩埋藏静海形成展布模式,并认为埋藏静海盆地生油层可形 成500亿吨或3500亿桶油气。这一源岩展布模式在石油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1995—1999年通过大量探井的地球化学扫描分析,对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源岩进行了沉 积学、有机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古生物学综合研究,从相、亚相、微相3个层次剖析沉 积有机质特征,确定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高有机质丰度源岩特征和分布,深入分析作为优质 生油岩的亚相、微相中有机质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取得以下4个方面的进展。 第一,在厚达3000~7000m的寒武一奥陶系海相地层中,具体划分出两套有效烃源层。 第一套为寒武系一下奥陶统(主体为中下寒武统)高一过成熟烃源岩,主要赋存在欠补偿盆 地相和渴湖相中,在满加尔拗陷东部TOC0.5%源岩厚度约260m;第二套为中上奥陶统成 熟度适中的油源岩,主要赋存在台缘斜坡灰泥丘相中,在塔中低隆区TOC0.5%油源岩厚度 80~300m。明确提出塔里木盆地中上奥陶统巨厚复理石建造中的黑色泥岩因其有机质丰度 低(主体TOC0.2%),不是有效的生油岩。这一认识完全不同于以前普遍认为“满加尔拗陷 巨厚中上奥陶统暗色泥岩是塔里木盆地主力油源岩,厚度弥补了有机质丰度的不足”。 第二,编制了早中寒武世、晚寒武世一早奥陶世、中奥陶世和晚奥陶世4个不同地质时 期沉积有机相平面图和剖面图,基本圈定了塔里木盆地寒武一奥陶系海相地层源岩时空分布 规律。在寒武一奥陶系海相地层中识别出4种发育高有机质丰度有效生油岩的沉积有机相, 并对烃源岩特征和分布作了系统表征。寒武一下奥陶统有效生油岩位于欠补偿盆地相与蒸发 溻湖相,中上奥陶统有机质丰度较高的优质生油岩发育在灰泥丘相和半闭塞~闭塞欠补偿陆 源海湾有机相,而超补偿盆地相和混源台地相有机质丰度很低,尚未发现生油岩。在塔中隆 起.满加尔坳陷.塔北隆起中上奥陶统中,高有机质丰度优质油源岩分布在高有机质产率的台 缘斜坡灰泥丘相之中,并非是在满加尔坳陷沉降和沉积中心区。 二、沉积学与油气、煤资源勘探开发 第三,提出中上奥陶统灰泥丘相生油岩中有机质具双重来源——浮游植物和浅海底栖的 叶状体植物(宏观藻类),中下寒武统欠补偿盆地相、蒸发漏湖相有机质来源与之明显不同, 主要来源于浮游藻类和疑源类。浮游的藻类和疑源类形成了目前源岩中荧光性富氢有机组分 藻类体等,底栖的叶状体植物形成了目前源岩中的贫氢组分镜状体;浮游藻类生油为主,底 栖藻类生气为主。在塔中地区,中上奥陶统灰泥丘相源岩有机质类型II—III型为主,源岩层 面上存在大量肉眼可见的宏观藻化石,它们在显微镜下均表现为镜状体。浮游植物和浅水底 栖的多细胞叶状体植物是早古生代生态系统中两类主要初级生产者。这一认识突破了下古 生界海相生油岩生烃母质单调的传统认识,说明早古生代存在不同有机质类型的海相源岩, 海相源岩并非都是腐泥型源岩。中上奥陶统台缘斜坡灰泥丘相生油岩由于有机质的双重来 源,不同于国外奥陶系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