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第11卷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01.11
0f InsⅡtIlteof science
Jo哪al Edidon)
2013年10月 Nanjing 1色chnolo盯(NatumI Oct..2013
文章编号:1672—2558(2013)S1一0058—05
锚索单元结构差异对锚固特性影响研究
马冬梅1,刘 青2,叶观宝3,何志宇4
(1.连云港市航道管理处,江苏连云港222004;2.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上海200092;
3.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4.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摘要:以具体工程为依托,对三单元式及四单元式压力分散型锚索进行极限拉拔试验研究.通过分析Q—s、
Q—s。Q—s。曲线,得出四单元式压力分散型锚索以弹性变形为主,塑性变形比重小,而三单元式压力分散型锚索
塑性变形在变形中占比重大,这说明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四单元式锚索内部受力的均匀性要优于三单元式压力分散
型锚索,其锚固力发挥效果更好,也表明对压力分散型锚索结构形式进行合理设计可有效提高锚索极限抗拔力.试
验结果同时得到四单元式压力分散型锚索可提供至少800kN的错固力,而三单元式压力分散型锚索的极限抗拔
力为500kN,也为软土地区压力分散型锚索支护设计提供了实测资料及理论参考.
关键词:压力分散型锚索;锚索单元结构;极限抗拔力;拉拔试验
中图分类号:
压力分散型锚索是一种结构新颖、受力合理、经济高效、适应性强的新型锚固技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
水利、工业与民用建筑及道路等领域,在滑坡、崩塌地质灾害治理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对
于压力分散型锚索的锚固特性有了一定的研究,国内学者如付文斌…、曹兴松旧1等对压力分散型锚索进
行了现场的试验研究,但其多数针对岩体锚固工程,特别是软岩、破碎岩体和滑坡体,而软土地区的压力分
散型锚索的试验先例较少,盛宏光[31对压力分散型锚索进行循环加载试验,并分析了其锚固特性,顾培
英H1等对钻孔施工穿越饱和粉砂土层的压力分散型锚索的极限抗拔力进行了试验研究.但对于软土地区
压力分散型锚索的理论研究还落后于工程实践,设计计算方法也不够成熟,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对三单元式及四单元式压力分散型锚索进行现场极限拉拔试验,对比分析锚
索单元结构差异性对锚固特性的影响,为压力
分散型锚索结构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1 工程概况
试验依托实际工程,场地位于某航道工程
软土堤岸护坡,支护方案采用钻孔灌注桩与预
应力锚索联合支护的方法,桩顶用帽梁连接并
预留锚索张拉台座,如图1所示.试验场地土
层分布不均,各土层中土体相关物理力学参数
如表1所示.
图1 现场试验场地堤岸支护示意(单位:m)
收稿日期:2013一09—02
作者简介:马冬梅,博士生,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航道、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E-man:ma_』m@163.com
第ll卷 马冬梅,等:锚索单元结构差异对锚固特性影响研究 59
注:土层①表层粘土;②软粘土;③淤泥质粘土;④粉质粘土
2现场试验方案
选取两组不同结构形式的压力分散型锚索进行极限拉拔试验,对比分析锚索结构差异性对极限抗拔
力的影响.其中,一组为三单元式压力分散型锚索,试验编号分别为I、Ⅱ、Ⅲ;另一组为四单元式压力分散
型锚索,试验编号分别为Ⅳ、V、Ⅵ.压力分散型锚索采用无粘结型钢绞线制作,锚索入射角为30。,抗拉强
860
度标准值为正。。=1 MPa,弹性模量E=2×105N/mm2,锚索成孔直径为200mm,详细的设计参数如表2
所示.试验数据量测仪器布置工作平台见图2.
表2不同结构形式压力分散型
锚索试验设计参数
图2 百分表及测力计布置图
3试验结果及结果分析
在锚索的拉拔试验研究中,对于锚固效果的评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