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南方消化论坛既筇五届个同肠j煎移:病学术大
袁红霞教授辨治反流性食管炎经验初探
刘清君黄霞1刘彩梅2指导:袁红霞1
【摘要】从反流性食管炎(I垣)的发病基础、病机关键、治则遣方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袁红霞教授辨
治I也的经验。即脾胃虚弱为本病的发病基础,胃虚气逆为其病机关键,益气和胃为本病主要治则,
同时还应针对兼夹邪气的不同,合理予以遣方用药。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胃虚气逆;益气和胃;名中医经验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reflux
disease,GERD)的范畴,是指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食管粘膜损伤的一种慢性
难治性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
势…。RE可表现为多种食管刺激症状及食管外症候群,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21,而且还有
向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转归的危险,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躯体、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尚没有
治愈RE的有效方法,现代医学对I砸的长期管理以抑酸、促胃肠动力等药物治疗为主,但不能从根
本上解决反流问题,有复发率高、副作用大及医疗费贵等弊端【3】。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脾胃病专家袁红霞教授,为国家中管局确定的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
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及教研工作二十余年,勤阅古籍,治学严谨,
尤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以其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深得广大患者信赖。袁教授在多年的临
床实践中对RE的中医药治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辨治体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师从
于袁红霞教授,亲聆教诲,受益颇多,现对其运用中医药治疗RE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1.1脾胃虚弱为发病基础
中医学中无反流性食管炎(I也)的病名,依据该病发病时的主症特点,可将其归属于“吐酸”、
“吞酸”、“反胃”、“嘈杂”、“噎膈”、“胃痞”、“胸痹”等范畴【4】。食管上及咽喉,下连脘腹,属胃
所主,胃为水谷之海,与脾互为表里,共司受纳运化和输布功能,而脾胃运化与肝之疏泄功能相关,
故本病病位在食管,与脾胃肝关系密切。脾胃同居中焦,脾气升则清阳得升,胃气降则浊阴可降,
一升一降为人体气机升降之关键枢纽。叶天士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健胃和,纳化有
常,升降有序,共同完成运化水谷、输布精微、化生气血的功能。脾胃气机升降正常则清阳出上窍,
浊阴出下窍,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胃气机升降功能失常,即可表现为腹满、反胃、吞酸、
恶心、呕吐、纳呆、乏力等症状。
袁教授认为本病多因患者素体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以及久病不愈,
劳倦内伤等,均能引起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则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导致胃
气因虚上逆,而见清涎、酸水甚或食物随胃气上逆而发病。正如《医学传心录·咽酸尽为乎食停》
日:“咽酸者,吐酸者,俱是脾虚不能运化饮食,郁积己久,湿中生热,湿热相蒸,遂作酸也”。又
如《诸病源候论·呕哕病诸候》云:“噫醋者,由上焦有停痰,脾胃有宿冷,故不能消谷,谷不消则
一213—
2009南方消化沦坛鼹第7i届伞同肠道疚病学术大
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气息醋臭”。表明脾胃虚弱,纳运失职,则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导致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为本病。
1.2胃虚气逆为病机关键
袁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优势,依据RE的主症
及中医辨证特点,认为RE与《伤寒论》中“旋覆代赭汤证”相符,临证以该方为主方,随证加减
治疗各种类型的RE,疗效显著,且患者治疗后经胃镜及病理复查,食管粘膜损伤程度明显改善。
在旋覆代赭汤配伍特色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全方中甘补组(人参、炙甘草、大枣)在促进RE
模型大鼠食管受损粘膜修复及提高食管粘膜屏障功能方面明显优于降逆组(旋覆花、代赭石)和辛
开组(生姜、半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甘补组在该方治疗RE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旋
覆代赭汤为《伤寒论》中治疗“胃虚气逆”之经典名方,《古今名医方论》称该方为“承领上下之圣
方也”,在“方证相应”理论的指导下,袁教授提出RE的病机关键为“胃虚气逆”,即该病是以“脾
胃虚弱”为基础而致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胃气因虚上逆而发病。
临证虽有夹寒、夹热、夹痰、夹瘀等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