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江西省九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测试政治试卷.doc

2004年江西省九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测试政治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4年江西省九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测试政治试卷.doc

2004年江西省九校高三第一次联合测试政治试卷 本试卷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75分。   2002年是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围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回答1-6题   1.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加入WTO后,我国制造业的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主要是为了( )   A.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          .65美元(1971年为2.18美元);1978年伊朗爆发革命,产量骤减,每桶石油价格升到18美元;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每桶石油价格升到32美元;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石油价格升到41美元,2001年“9.11”事件后,和2002年下半年伊拉克危机都使石油价格再次波动。据此回答7-9题   7.从政治常识看,材料说明( )   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A.①②                                 27.“天不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理智的法则不是理智从自然界得来的,而是理智给自然界规定的”,即“人为自然立法”。这两段话是否正确地阐明了人与规律的关系。简要分析说明。(12分)    28.图表一:1999年我国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从业人员在就业人员中的比例 第一产业 17.3 50.1 第二产业 49.7 23.0 第三产业 33.0 26.9   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及从业人员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发展中国家一般也在40%以上。   图表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以西部地区为1)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1995年 2.3 1.25 1 1999年 2.4 1.3 1   图表三:1999年我国城乡人口数量及其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 人口类别 数量() 城镇人口 38892 30.9% 乡村人口 87017 69.1%   注: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发达国家平均在70%以上,世界平均水平为47.5%。 (1)图表1、2、3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存在哪些突出的问题?(6分) (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经济结构优化?(9分)   29.材料一:我国各类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总量与世界各国相比并不算少,但人均占有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水资源,世界人均占有7300立方米,我国仅有2200立方米,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我国的人均耕地也从70年代的1.55亩下降到1.19亩。在我们生活的大地上,二氧化硫超标排放,酸雨污染严重,工业废水排放,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以10%的幅度增长。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江河泛滥成灾,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这些都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年来,恩格尔系数降幅明显加快,1996至2001年间平均下降2.14个百分点。与1978年的57.5%相比,2001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下降19.6个百分点。在整体下降的趋势下,又大体经历了“高位徘徊——波动下降——较快下降”的变动过程。   ——《国际金融报》(2002年12月10日第一版)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摘自十六大报告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问题?我国政府应强化哪些国家职能?(8分) (2)材料三反映了《政治常识》的哪些道理?(8分)   (3)从哲学上看,材料二、三分别说明了哪些哲学道理?(10分)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A 6.C 7.A 8.D 9.C  .14个百分点。与1978年的57.5%相比,2001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下降19.6个百分点”说明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2分)“高位徘徊——波动下降——较快下降”的变动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分) 30.材料三中“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说明我党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发展的观点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