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各地5月模拟文综middot;历史选择题汇总.doc

2008届各地5月模拟文综middot;历史选择题汇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届各地5月模拟文综amp;middot;历史选择题汇总.doc

2008届各地5月模拟文综·历史选择题汇总 【巴蜀五月】 12.下列有关丝绸之路的图片中,我们不能读出的历史信息是 A.丝绸之路得到当时政府的有效保护 B.阳关是丝绸之路上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 C.丝绸之路上的中外客商络绎不绝 D.丝绸之路是我国古代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 13.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历史和文化价值荟萃。下列图片属于敦煌壁画的是 14.丝绸之路开壁了中西交通新阶段。汉朝和唐朝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分别到达 A.孟加拉湾、波斯湾 B.地中海、波斯湾 C.印度半岛南端、波斯湾 D.波斯湾、罗马 15.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 A.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C.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 D.营造了尊师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 16.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的标志是 A.《资政新篇》中提倡兴办新式学堂 B.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 C.戊戌变法时期设立京师大学堂 D.《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和科学制的废除 17.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曾对教育文化进行了大力整顿。其内容不包括 A.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B.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恢复文革期间被废除的高考制度 D.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8.下列关于中国市场和商品经济发展情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 B.唐朝时期,成都是著名的工商业城市 C.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贸易兴旺 D.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19.下列各类企业中,与市场没有联系的是 A.明朝的机房 B.洋务派的军事工业 C.洋务派的民用工业 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0.与中国戊戌变法相比较,日本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最重要条件是 A.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较深 B.实行自上而下的经济改革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D.社会底层大力支持改革 21.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生产与工业布局方面的影响是:①工厂的设立不一定靠近河流 ②交通条件成为工业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③进一步提高生产社会化程度 ④产生了石油化工、机器制造等新兴工业部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北大附中5月】 1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主张中最能适应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是 A.“仁者,爱人” B.“民贵君轻” C.“制天命而用之”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13.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满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求,推进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增强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能力,促进中国高水平大学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年国将公派留学生5000人 23.“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这副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A.50年代末60年代初 B.60年代末70年代初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 【朝阳5月】 12.图6中所呈现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字出现于 A.秦汉时期 B.魏晋南北朝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13.明朝后期,北方出现了“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C.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封贡互市 D.加强北方边防驻兵,使蒙古不敢犯边 14.对比图7与图8示意图,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两种政治模式中国民族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三个阶段,它们的共同点有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发展轻工业为主 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下列历史现象中,反映民国初期社会近代化发展趋势的是 A.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创办军事工业 B.开始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C.《中外纪闻》《时务报》相继发行 D.政府明令革除“大人”“老爷”称呼 18.鸦片战争前的清政府由理藩院代管外交;鸦片战争后,被迫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办理对外事宜;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