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正文)..doc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大潮,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给我们提供了比过去更多样的生活方式,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生活的丰富、独生子女的特殊群体,无不冲击着我们的青少年,冲击着涉世未深的未成年的孩子。根据中国儿童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约有10%-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重视。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若干意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任务,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农村学龄人口减少、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人口尤其是轻壮年劳动力外流发达城市、农村合乡并镇的行政政策等方面综合寄宿对寄宿制学校来说,加强对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寄宿学生正处于半独立半依赖,半成熟半幼稚的成长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这个阶段最需要亲情关爱、呵护缺少了经常进行心理交流和心理倾诉的对象、场所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失控的情绪向内,严重会,而失控的情绪向外,有时会表现为破坏甚至。5月20日华龙网5月18日晚9点半左右,重庆綦江县永新镇紫荆学校发生了一起悲剧:一五年级小学生黄莉莉(化名)在学校宿舍口吐白沫,突然死亡。事发后,现场发现了一根打着结的红领巾悬挂在其床上,红领巾情绪问题,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从学生的寝室里开始学生沟通的技巧
(一)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现状分析:
1、中小学生正处儿童向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是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身高、体重、性发育等躯体状况都比以往提前心理成熟水平、社会知识经验与急剧的生理发育不成比例,出现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脱节现象加上社会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是一生发展中最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的阶段,主要集中在14个方面:交往适应、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择业茫然、生理发育烦恼、性心理偏差、亲子矛盾、社会环境适应、理想追求、宗教影响、法律保护、行为不良、心理严重障碍等。其中学习问题、交往问题、情感问题所占比重最大。其比例分别为40%、35%、25%左右。青少年成长中的烦恼集中在14岁至18岁这个年龄段,17岁的孩子烦恼最多。压力负面影响的心理学分析适度的压力能使人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活跃思维力,增加反应速度,对人是有益的,产生正面效应。如果完全没有压力,身心处于一种松散和不紧张的状态,个人潜力就无法发挥。然而压力过大,便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压力对个体情绪的负面影响。大部分的压力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会带来不愉快的情绪,其中最主要的是焦虑和沮丧。焦虑中含有不安和忧虑的成分,显示当事人在遇到压力后有些慌张,不知该怎样做,同时又希望找到新的策略。过高的焦虑值,使学生效率降低。沮丧中含有失望,抑郁,甚至悲伤的成分,当尚未找到应付的新途径,情绪产生陷入低潮的倾向,长期压抑得不到释放,就容易引起各种心理疾病。话多、爱重复、表达不清有的人会表现出爱摔跟头、爱转圈,自言自语内向、孤僻、不说话、不与别人沟通对学生存在的心理进行疏导
谈话教育是一门艺术。掌握好这门技巧,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与学生谈话,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每次找学生谈话前,先把握好学生当时的实际心理,是揣测的、防御的、恐惧的、沮丧的、或对立的,针对学生的实际心理活动,采用相应的对策,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1)善于选择场合和环境。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场合,能产生最佳的效果。谈话环境应当给人以安全、祥和、温馨的感觉,比如:选择在没有第三人参与的场所或空气新鲜的花园、树林等。
(2)放松学生的情绪。热情地对待谈话的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可以从学生特长、爱好,拉家常引出主题,慢慢地引入正题,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使谈话自然、和谐进来。而这时师生双方所处的空间位置对沟通、交流却有着十分微妙的作用。根据有关人际交往的原理和实践经验,师生取60~90度角就坐为妙。因为这种角度比较有弹性,双方在谈话中既可直视,也可斜视。尤其是在谈论比较隐秘的话题时,学生可以避免我们的直视带来的难堪。
(3)巧妙启发学生开口谈话,表述自己的见解。教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毒病人的急救与护理.pptx VIP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每课课后作业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pdf VIP
- XXX斜拉桥监理实施细则.pdf VIP
- 技嘉主板B660M GAMING AC DDR4 (rev.1.x)用户手册简体中文(版本 1102).pdf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精品课件.pptx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4知识点梳理及语法讲义.pdf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4知识点梳理及语法讲义(学生版).pdf VIP
- 斜拉桥特大桥监理细则.pptx
-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pdf VIP
- 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及应用.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