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东莞市第四届跆拳道锦标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东莞市第四届跆拳道锦标赛.doc

2012年东莞市第四届跆拳道锦标赛 竞赛规程 ?一、组织架构 (一)批准单位:东莞市体育局? (二)主办单位:东莞市跆拳道协会 (三)协办单位:(各赞助商) (四)统筹执行:三狼体育 二、比赛时间: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 三、比赛地点: 东莞市体育馆 四、参赛资格: ? 1、2012年东莞市跆拳道协会批准在册的单位方可组队参加本次比赛,否则不接授报名。 ? 2、获得本会绿带级位以上(含绿带)资格的个人会员方可报名参加本次赛事项目的比赛。 ? 3、报名时间:2012年10月30日(周二),全天集中报名时间,特殊情况可提前预约办理报名手续。 ? 4、报名时必须同时提供书面和电子版资料,交清团体会员费、参赛费、个人会员费、东莞跆协级位证费、相片和身份证复印件。 ? 5、2012年11月12日(星期一)下午3:00-5:00在市跆协会议室抽签。 五、竞技项目及级别 (一)儿童组:200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1、男子 20kg以下级、20kg--22kg级、22kg--25kg级、25kg--28kg级、28kg--31kg级、31kg-34kg级、34kg--38kg级、38kg--42kg、42kg以上级。 2、女子 19kg以下级、19kg--22kg级、22kg--26kg级、 26kg--30kg级、30kg--35kg级、35kg-40kg级、40kg以上级。 (二)少儿组:1999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出生 1、男子 28kg以下级、28kg--31kg级、31kg--35kg级、35kg--39kg级、39kg--43kg级、43kg--47kg级、47kg--51kg级、51kg--55kg级、55kg--60kg级、60--65kg、65kg以上级。 2、女子 25kg--28kg级、28kg--31kg级、31kg--34kg级、34kg--37kg级、37kg--40kg级、40kg--43kg级、43kg--47kg级、47kg--51kg级、51kg--55kg级、55kg以上级。 (三)少年组:1995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出生 1、男子48kg以下级、48kg--52kg级、52kg--56kg级、56kg –60kg级、60kg--64kg级、64kg--70kg级、70kg--76kg级、76kg--82kg级、82以上kg级。 2、女子43kg以下级、43kg--47kg级、47kg--51kg级、51kg–55kg级、55kg--60kg级、60kg--65kg级、65kg以上级。 (四)青年组:1987年1月1日至1994年12月31日出生 1、男子50kg以下级、 50kg--54kg级、54kg--58kg级、58kg--62kg级、62kg--67kg级、67kg--72kg级、72kg--78kg级、78kg--84kg级、84kg以上级。 2、女子 43kg以下级、43kg–47kg级、47kg--51kg级、51kg--55kg级、55kg--60kg级、60kg--65kg级。 (五)成年组:1986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 1、男子50kg以下级、 50kg--54kg级、54kg--58kg级、58kg--62kg级、62kg--67kg级、67kg--72kg级、72kg--78kg级、78kg--84kg级、84kg以上级。 2、女子 43kg以下级、43kg–47kg级、47kg--51kg级、51kg--55kg级、55kg--60kg级、60kg级以上。 六、竞赛办法 (一)采用中国跆拳道协会最新制定的“中国跆拳道竞赛规则”。 (三)运动员延误上场比赛时间、场上裁判警告三次(约30秒)仍不能上场者,裁判有权按自动弃权处理。 (四)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与所在代表队(或道场)签订《运动员参赛意外伤害责任协议书》。未成年人参赛应得到家长的签字认可。 (五)运动员必须购买《运动员参赛意外伤害责任保险》,险额自定,并在正式比赛前将《运动员参赛意外伤害责任协议书》《运动员参赛意外伤害责任保险》上交组委会。 (六)运动员、教练员的道服出场比赛,不得在道服上出现省、国家或地区的会标、国旗及字样。 (七)运动员只能在规则规定与自己姓别、年龄、体重相符的级别和级别中参加比赛,不可冒名跨组或跨队参赛。发现跨队越组、冒名顶替等违规行为的,将取消该队在本组的全部比赛成绩,情节严重的取消体育道德风尚将和团体成绩。 (九))运动员比赛安全护具必须齐全,各道场按新的比赛规则自备。因护具不齐延误比赛限定时间者按,裁判有权按自动弃权处理。 (十)竞技比赛采用单败淘汰赛,每场2局、每局2分钟、中场休息30秒。一个组别参赛人数不足3人时(含3人)根据情况决定比赛方式。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