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标点商兑.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梦华录》各版本虽有出入,但在上述划线的部分却与元刻本无甚不同。1956年,上海古典文学出 版社校点本 《东京梦华录》(外四种)标点如下: 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张廷叟, 《孟子书》。主张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 孙三四等,诚其角者。嘌唱弟子:张七七、王京奴、左小四、安娘、毛团等。教坊减罢并温习: 张翠盖、张成弟子、薛子大、薛子小、俏枝儿、杨总惜、周寿奴、称心等。般杂剧:杖头傀儡 任小三。每 日五更头回小杂剧 ,差晚看不及矣。① 1982年,中国商业出版社把 《东京梦华录》等五种宋代笔记作为 《中国烹饪古籍丛刊》再度出版。 这个版本除把 1956年版的繁体竖排改成简体横排之外,就是在书名中去掉 “外四种”,列出了 《梦粱 录》、 《都城纪胜》、 《西湖老人繁胜录》、 《武林旧事》 四种书名,而在标点方面则对56年 “外四种”版 全部照抄②。以上两种标点本最大的问题,是把 “孟子书”当成书名,并把它与 “主张”二字分离,使 下文 “主张小唱”文意难通。其次,把 “杂剧”与 “杖头傀儡”相混也是错误的。 195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邓之诚先生的 《东京梦华录注》。虽然总的来看邓注本也有不少问题, 例如 “般杂剧枝头傀儡任小三”的断句把杂剧与傀儡戏混为一谈等,但却纠正了 “外四种”本把 “孟子 书”当成书名的错误。邓注本的标点为: 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张廷叟孟子书主张,小唱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等, 诚其角者。嘌唱弟子张七七、王京奴、左小四、安娘、毛团等。教坊减罢并温习张翠盖、张成, 弟子薛子大、薛子小、俏枝儿、杨总惜、周寿,奴称心等。般杂剧枝头傀儡任小三,每 日五更 头回小杂剧 ,差晚看不及矣。”⑧ 邓注本并为 “小唱”作注,注文虽不尽准确,却能够把 “小唱”与 “主张”分为两种东西,让人感 到其断句有据。 1983年,东京岩波书店出版了人矢义高、梅原郁二位先生译注的日文本 《东京梦华录》。此书虽为 日文,但却非常有意识地让人看到它的汉文断句倾向。在我们讨论的上述文字的断句中,该书比邓注本 有新的改进,例如把 “般杂剧”与 “杖头傀儡”分开,演杂剧的是 “薛子大”等六人,演 “杖头傀儡” 的是 “任小三”,两不相混,清清楚楚;又在 “崇” “观”之间、 “张廷叟” “孟子书”之间加断,显得 更加明确、合理。另外还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该书引 《梦粱录》 中的 “末泥色主张”语,为 “主张” 二字作注 ;二是在注文 中指出 “孟子书”并非书名 ,而是人名④。 2006年,北京中华书局出版了伊永文先生的 《东京梦华录笺注》。可以说,笺注本是一个集大成的 本子,它汲取了邓注本、日译本的长处,做出了更加准确的标点与更加详尽的注释。在 “京瓦伎艺”那 段文字的标点方面,笺注本基本上与 日译本相同。笺注本还引用 《三朝北盟会编》和 《挥麈后录》等文 献,为 “孟子书”其人作注,指出 “孟子书”为钦宗时 “乐官”,靖康之际向金人投状,称愿献家中金 银。但笺注本也并不圆满。日译本引 《梦粱录》中的 “末泥色主张”为 “主张”二字作注,把 “主张” 解释为 “主宰”。而笺注本引用 《邵氏闻见录》等七、八种文献,力证 “主张”为 “主持、做主、主理 之意”⑤,不仅没有必要,而且离 《梦华录》中 “主张”的本义更远。 ① 《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年版,第29页。原文为繁体竖排 ,书名右侧用曲线 标 出,人名用直线。以下引 “外四种”本不另出注。 ② 参 《东京梦华录、梦粱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武林旧事》,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2年版,第31、 32页。 ③ 邓之诚 :《东京梦华录注》,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年版,第 137页。原文竖排繁体,并在文中插有校记,本引 文依例删 改。以下引邓注本不另 出注。 ④ 入矢义高、梅原郁译注:《东京梦华录》,东京:岩渡书店 1983年版,第 171—173页。以下引此书不另出注。 ⑤ 伊永文: 《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 :中华书局2006年版 ,第461—465页。以下引笺注本不另出注。 南宋吴 自牧 《梦粱录》卷二十 “妓乐”条云: “杂剧中末泥为长,每一场四人或五人。先做寻常熟 事一段,名日 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两段。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付末色打诨。 或添一人,名 日 装‘孤’。”④我认为 《梦华录》 “京瓦伎艺”中的 “张廷叟、孟子书主张”,与 《梦粱录》 所说的 “末泥色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