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编综述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至今).ppt

下编综述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至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编综述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至今).ppt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49年至今) 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共和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历史。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几个基本概念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四、几点认识与思考 一、几个基本概念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 建国后的头三年 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三次历史性巨变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 ——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政治报告(1997年9月)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国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的基本胜利。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长期的政治衰败、国家分裂和社会动乱的局面。 建立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能够独立地行使国家主权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权。 使国家真正获得了自主进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新的问题是如何建设一个新社会,如何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从国家政治体制上看: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从社会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上看: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社会,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并存。 文化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层当时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为了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的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种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关于过渡,最初的设想是要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至少10年,多则15年或20年。先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1952年,毛泽东改变了原来的设想,提出:从现在开始,“十年到十五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而不是十年以后才过渡到社会主义”。 1953年12月,中央将过渡时期总路线正式表述为: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如何认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从新民主义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的既定方针。 第二,建国头三年的变化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政治保证和物质基础。 通过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运动,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得到了巩固 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奇迹般地提前完成,国营经济成分迅速壮大,国家财政统一管理模式初步形成。 土地改革后,农村中的互助合作事业得到发展。1952年,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参加了农业合作社。 第三、国际环境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新中国长期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外交上、军事上的封锁和遏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施 “在执行过程中一再‘加速’、‘加快’,以致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过渡,‘一化’的任务没有完成,‘三改’的工作也做得很粗”。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一化三改”中的三大改造是加速完成的,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底就完成了。 1、社会主义工业化及其特点 一是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二是将发展重工业作为中心环节 三是优先发展国营经济,并逐步实现对其他经济成份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比重不断增长。 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的几个阶段: 1949年—1953年底:农业互助合作 1953年底—19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