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课文解读
作者简介
张洁,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 1937 年生于北京。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张洁早期散文创作,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基本解读
从全文看,作者主要写的并不是童年趣事,而是农村妇女的命运。她怀有深情,但不直露地表达,而是通过人物的故事和命运体现出来。虽然其中也有欢快的叙述,但文章的基调是让人忧伤的,总的来说是令人伤心、惆怅,学习的时候得找准这个基调。
文章以微带感伤的情调.从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的特定风情写起,描述了两种梦想的破灭:一是姑娘们拣麦穗时生出的对未来生活的种种美梦的破灭,这可以算是文章的大背景;另一个是“我”加入到拣麦穗队伍中所产生的奇特梦想的破灭,这是一个具体的“个案”,可以看作是对大背景的一个生动的却又别样的“注脚”。
课文前半部分写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以及出嫁时这些美丽的梦想的破灭。农村姑娘辛勤劳动的目的,是为了换取嫁妆,寻觅幸福。但是“当她们把拣麦穗时所伴的幻想,一同包进包裹里去的时候,她们会突然感到那些幻想全部变了味儿,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 ! 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的不同呀 ! ”然而,更让人悲哀的是,她们很快就忘记了由这种失落所带来的悲伤,“这又算得了什么呢?谁也不会为她们叹一口气,表示同情。谁也不会关心她们还曾有过幻想。甚至连她们自己也不会感到过分的悲伤,顶多不过像是丢失了一个美丽的梦。有谁见过哪个人会死乞白赖地寻找一个丢失的梦呢?”所以 “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还有什么比没有梦想更可悲的呢?作者描写这些时,带着难言的悲凉和苦涩其心情的沉重.不仅仅因为这些美丽、幸福的梦想将会破灭,更因为这些梦想的主人对于梦想破灭的麻木、顺受的姿态,以及她们从此以后不再梦想、也没有梦想的灰暗人生。
课文后一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写“我”和卖灶糖老汉之间的纯真情谊以及“我”对卖灶糖老汉的思念。它描述儿童强烈的模仿心理,实际上写了另一个梦的破灭。“我”因年幼,不懂什么叫害臊,当二姨逗“我”时,我大言不惭地说自己要备嫁妆。“我”要“嫁”的卖灶糖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呢 ? 饱经风霜,一头长白发,满脸皱纹,在孩子面前挂着笑意。不管是模仿大姐姐还是为了有灶糖吃,不管是拿糖哄小姑娘还是长大真的去接他,在“我”毫无顾忌地向卖灶糖老汉表白心愿的那段对话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天真幼稚、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和充满爱心的老汉两颗纯朴善良的心灵的沟通,我们看到了一种充满真诚、没有遭受污染的纯真之情。后来, “我”到了认真拣麦穗的年龄,卖灶糖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老人背脊越来越弯、步履更加蹒跚,最后终于老去了。虽然“我”童年的梦最终破灭,令人辛酸,但是“我”曾拥有的“真的疼爱”却引起“我”对卖灶糖老汉的深深思念。与其他农村姑娘不同的也正是在于这里——我的梦虽破了,但我还有怀念存在。
精华鉴赏和问题探究
作者为什么要写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的特定风情 ? 为什么要描述“我”在拣麦穗中与卖灶糖老汉的交往?
通读全文以后我们不难发现,前者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象那些农村姑娘一样。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而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具体的“个案”,表达的是一个天真烂漫幼女纯真的爱心。
对比描述两种美梦的破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美梦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反差。“烟荷包”是全文中的一个重要细节。它既是“我”学着其他农村姑娘的样子编织梦想的开始,是我纯真幼稚的梦想的寄托,又是梦想破灭时,“我”心中仍然不灭的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间情感孜孜以求的信念的寄托。那个象猪肚子一样“烟荷包”虽然找不到了,但是,对比那些忘记了梦想,不再梦想的农村姑娘,“我”还有“梦”:真的“烟荷包”不知丢到哪里去了,然而,“我常常想念他”,可见,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纯朴的感情,“我”还有留念,不曾忘怀。而这种纯朴的情感,不正是当初“我”缝制“烟荷包”时寄托在其中的感情内核吗?因此,在全文中,“烟荷包”不仅是照应全文,是“我”的情感寄托的前后呼应,它还是“我”梦想犹存,追求仍在的一个象征,是“我”与其他农村姑娘相比,没有成为一个悲叹的重要区别。在文章的最后, “烟荷包”中所寄寓的情感内涵已远远超出了一个农村小姑娘的幼稚幻想,它既代表了作者对自己纯真童年的缅怀,也代表了作者对人类美好情感和美好事物终究会逝去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第1课时)Section A(1a—2c)导学案(无答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第2课时)Section A(2d-3c)导学案(无答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第3课时)Section B(Grammar Focus-1d)导学案(无答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第4课时)Section B(2a-2c)导学案(无答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第5课时)Section B(2d-3a)导学案(无答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第6课时)Section B(3b-self-check)导学案(无答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第1课时)Section A(1a—2c)导学案(无答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第2课时)Section A(2d-3c)导学案(无答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第3课时)Section B(Grammar Focus-1d)导学案(无答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第4课时)Section B(2a-2c)导学案(无答案)(新版)人教新目标版.doc
最近下载
- GB_T 26949.1-2020工业车辆 稳定性验证 第 1 部分 总则.docx VIP
- 皮肤科临床诊疗规范2020版.pdf VIP
- 医用耗材培训、运输、售后服务方案.docx VIP
- (高清版)B-T 26949.4-2022 工业车辆 稳定性验证 第4部分:托盘堆垛车、双层堆垛车和操作者位置起升高度不大于1 200 mm的拣选车.pdf VIP
- 2024年6月青少年软件编程图形化等级考试试卷三级真题(含答案).docx VIP
- 医院病例:(鼓楼临床医学院(内分泌科—1型糖尿病)——病例.doc
- 足部保健按摩.ppt VIP
- 初化学空气与氧气知识点复习.doc VIP
- 斜视课件(ppt文档).pptx VIP
- 供货、安装、调试、验收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