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文字素材(粤教版必修1)课文解读.docVIP

《离骚》文字素材(粤教版必修1)课文解读.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课文解读 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 340 ——约前 278 年),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战国末期楚国人。他一生的活动主要在楚怀王和楚襄王时期。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曾受到怀王的信任,担任过左徒、三闾大夫等官职,“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参加过起草宪令和从事外交活动。他学识丰富,“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具有远大的理想,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任用贤才,对外主张联齐抗秦。但他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和谗害。怀王不辨忠奸,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把他放逐到汉水以北。后来,怀王受秦国欺骗,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屈原曾被召回,但不久又被放逐到沅、湘一带。这时候的楚国,内政腐败,外交失策,日益走向衰败,公元前 278 年秦军攻破楚国国都郢。屈原痛心于祖国陷入败亡的绝境,自己的政治主张又不能实现。他满怀忧郁和悲愤,大约就在这一年的阴历五月初五日自投汨罗江(在今湖南省境内)而死。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就在每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划龙舟、吃棕子,渐成习俗。屈原的家乡秭归从唐代就有屈原祠、屈原墓,二十世纪 70 年代末,因葛洲坝蓄水,屈原祠已经搬迁,几年后又因三峽大坝蓄水而迁坟迁祠。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巨大成就的诗人,他留存下来的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这些作品揭露了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罪恶行径,表现了自己进步的政治主张,表达了自己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坚贞不屈的精神。屈原的作品是在楚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发展创造出来的,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作品中采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想象丰富多彩,文字华丽,充满着浪漫主义的精神,这是一种独特的诗体,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后人称为“楚辞”,又称为“骚体”,它在诗歌发展的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屈原的全部作品都收入西汉末年刘向所编的《楚辞》一书。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宋代洪兴祖的《补注》、朱熹的《楚辞集注》、清代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是比较通行的注本。 基本解读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楚辞》中的重要作品。它是一篇自叙性的抒情诗,写于屈原被楚王疏远之后。作者在诗中申述了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批判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积极追求和对反动势力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全诗共 373 句, 2490 字。它结构宏伟,语言优美,构思奇特,辞采绚丽,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抒情诗,被称为诗家的绝唱。 对于诗题“离骚”,从西汉司马迁以来就有不同的解说。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指出:“屈平疾王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这一段话对屈原作《离骚》的原因及《离骚》的篇名作了解释。司马迁认为:“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离,通“罹”,遭受,遭遇。 东汉的班固在《离骚赞序》中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这与司马迁的见解大致相同。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将“离骚”解作“别愁”,意为“离别之愁”。现代有的学者则认为:“离骚”是联绵词,意义与“牢骚”二字相同。 课文节选的是《离骚》中开头的第一、二、三节。 第一节: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字余曰灵均”,共 8 句。 帝高阳之苗裔兮:高阳,是传说中的古帝颛顼的称号。颛顼是楚国的先祖,也是屈原的先祖。《史记?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王逸《楚辞章句》:“屈原自道本与君共祖,俱出颛顼之子孙,是恩深而义厚也。”“苗裔”,指后代。朱憙《楚辞集注》:“苗裔,远孙也。苗者,草之茎叶,根所生也。裔者,衣裾之末,衣之余也。故以为远末子孙之称也。”全句是说:我是古帝颛顼的后代子孙。 朕皇考曰伯庸:“朕”,第一人称代词“我”。东汉末年蔡邕《独断》:“朕,我也。古者尊卑共之,至秦天子独以为称。”上古的先秦时期,人无论尊卑贵贱,对自己都可称“朕”。至秦始皇,“朕”才成为帝王自称的专用词,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上一直沿用。皇考,对亡父的美称,王逸注:“皇,美也。父死曰考。”伯庸,屈原父亲的字。清代王夫之《楚辞通释》:“伯庸其字。古者讳名不讳字。”全句是说:我已故的父亲表字叫做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摄提,王逸《楚辞章句》引《尔雅?释天》:“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即指干支记年法中的寅年。贞,正好,正巧。孟陬,夏历正月。夏历的正月是寅月。全句是说:太岁在寅那年的寅月。 惟庚寅吾以降:惟,句首语气词。庚寅,庚寅日,是正月里的一天。又称“寅日”。降,降生。全句是说:我在庚寅日那天降生。 以上 4 句,叙述世系和自己出生的年月日。屈原降生的年月日,各家推算不同。东汉王逸认为屈原生于寅年寅月寅日。游国恩在《屈原?诗人的诞生》中也肯定此说。郭沫若在《屈原研究》中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