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漏的交食——传教士对崇祯改历时期交食记录的选择性删除.pdfVIP

被遗漏的交食——传教士对崇祯改历时期交食记录的选择性删除.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遗漏的交食——传教士对崇祯改历时期交食记录的选择性删除.pdf

《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5卷 第3期 (2014年):303~315 TheChineseJournalfortheHistoryofScienceandTechnology VoL35No.3(2014) 被 “遗漏的交食 传教士对崇祯改历时期交食记录的选择性删除 李 亮 (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北京 100190) 吕凌峰 石云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合肥 230026) 摘 要 崇祯七年(1634年)三月发生了一次大食分 日食,因处于明末历法 改革及 《崇祯历书》编修的关键时期,这为检验西洋新法与传统中国历法的疏密 提供 了重要机会。通过韩国奎章阁藏明刻本 《崇祯历书》中的 《古今交食考》和 《治历缘起》等资料,发现此次 日食的记载在入清后曾遭到传教士的人为删除, 其背后隐藏了新法在此次 日食推算中不及传统历法这一事实,其 目的是为了掩 饰西法曾经的过失,显示其一贯的优长。并且此次交食记录的删改不是独立的 个案,类似现象曾多次发生。由此可知,西洋新法 “与天密合”的现象并非完全 因其推算精密,其中与传教士在其著作中有意突出对新法有利、隐瞒对新法不利 的证据也有关系。 关键字 《崇祯历书》 《西洋新法历书》 日食 《大统历》 魏文魁 中图分类号 N092:P1-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441(2014)03—0303-13 0 前言 为了解决传统 《大统历》在明末交食预报中的屡屡失误,崇祯二年(1629年),徐光启 主持的历局在传教士协助下开始了酝酿已久的历法改革活动。崇祯年间的这次历法改革 可以说是明末西方天文学东渐过程的高潮,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天算引进项 目。[历法改革的直接成果是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有系统地引进了大量的西方天文学知 识,最终完成了 《崇祯历书》这样一部巨著。然而,崇祯七年 (1634年)《崇祯历书》已经 收稿 日期:2014-01—08;修回日期 :2014—03-31 作者简介:李亮,1986年生,安徽芜湖人 ,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巴黎第七大学博士 后,liliang@mail.uste.edu.1311;吕凌峰,1972年生 ,安徽怀宁人,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 教授;石云里,1964年生,安徽宿松人 ,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 基金项 目: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 目(项 目编号:),韩国国立首尔大学 “滕普顿东亚科学与 宗教”项 目 中 国 科 技 史 杂 志 修竣之时,按理新历应该颁行 ,遗憾的是历法改革所取得的成果未得到实施,反而在之后 的近十年时间里,参与改历的各方陷入了针锋相对、旷 日持久的争论之中。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中西天文概念的差异、传统意识形态的抵 触,还与仇教思潮的兴起和夷夏之防等相关。这也使得原本属于 “历法之辩”的讨论,随 后却逐渐演变成徐光启主持的历局同魏文魁负责的东局两局的对立,以及钦天监 同历局 长期的纷争。 按史书的记载以及史学家们的通常理解,历法改革的争论中,通常以历法在天象预报 方面的准确程度作为判定其优劣的标准。尤其是其中的 “交食之验”,即日食和月食预报 是否准确,是中国历代检验历法是否 “合天”最为直接的方法。 在崇祯改历中,这种通 过 “精度”来判别各家历法疏密的准则也得到参与各方天文学家的共同遵从。据 《明史》 记载,《大统历》同徐光启主持编修的新法前后进行了8场实测较量,涉及天象包括 日食、 月食和行星运动等方面,具体则包括 1629年、1637年和 1643年的日食,1631年和 1636 年的月食,以及 1634年木星运动、1635年水星和木星运动,1635年木星、水星和月亮位置 的比较。_4结果是八比零 ,中国传统天文学方法 “全军覆没” 。如果历法较量完全以精 度为考量标准,既然历局 “新法”每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