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复习学案.doc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考纲解读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知道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
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讲述中国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二、学法指导——复习建议
从五四运动的传单、口号分析其性质,理解其精神;从中共一大的召开。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国民革命失败原因;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斗争策略,认识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光辉典范;从课文和插图中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正确复述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三、考点精讲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解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起止时间1919年——1949年。经历了⑴北伐战争(1924——1927年)⑵土地革命战争(十年内战时期)(1927——1937)⑶抗日战争(1937——1945)和解放战争(三年内战时期)(1946——1949年)
四、知识整合:
考点一 五四爱国运动
原因 ⑴根本原因: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⑵直接原因(导火线):
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时间:1919年5月4日
经过: 前期 先锋:
中心:
后期 主力: (标志着 阶级开始登上中国历史政治舞台。)
中心:
5、口号:“ , ”(体现五四运动的性质)、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
⑴
6、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⑵
⑶
7意义 ⑴性质:
⑵标志:
8、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勇于探索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
考点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1、条件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干部组织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2、成立:标志----中共“ ”
⑴时间、地点: 年 月 上海
⑵参加者: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共产国际的代表也出席了大会
⑴通过了 ,纲领确定__________,是推翻____________,建立____
⑶主要内容 ______,实现_____________。
⑵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
⑶大会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 为中央局书记。
⑷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 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 的利益。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 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 。
时间:1922年
3、中共“二大” 主要内容 党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党的任务: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影响(): 。
考点三 北伐战争(国民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一材料作文题目及范文(20篇).docx VIP
- 5.1质量+1.2测量:物体的质量(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doc VIP
- 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三版)视听说教程4(智慧版)课件B4U6.pptx VIP
- 初中文学文本(小说)阅读理解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与实践.pdf VIP
- 4.3 神奇的“眼睛”(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doc VIP
- 电商商品发布操作指南(包括标题制作、文案设计、详情页制作)(原创整套完整版128页).pptx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港口与航道工程》真题卷(附答案).docx VIP
- 2025年高考(北京卷)英语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4.2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