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样品前处理和药物提取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样品前处理和药物提取技术.doc

第三章样品前处理和药物提取技术 (Sample Preparation and Extraction Techniques of Drugs) 1.掌握样品制备的目的,生物样品预处理一般流程;常用生物样品的制备方法;去除蛋白质的常用方法;缀合物的水解方法;样品预处理应考虑的因素;影响液-液萃取操作过程中的因素;固相萃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2.熟悉衍生化常用技术,柱切换技术及应用,膜技术,微透析技术及其湍流色谱技术。 3.了解各方法的发展方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测量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但大部分情况下,还达不到非侵袭性测量,在药物分析中,我们经常会进行一步或多步的前处理步骤,达到富集,纯化和使测量信号提高的目的。目前样品制备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分析/测量学科的一个分支。 药物测量过程一般包括采集样品,样品制备和分析测量三部分。每一部分的要求不同。采集样品要体现样品的代表性;样品制备过程要保证目标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不改变。样品制备采用什么方法取决于目标化合物本身的性质,样品基质,目标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和所使用的分析技术;分析测量采用什么方法取决于所分析的目标化合物性质,如色谱技术用于有机物的分析,原子吸收用于金属离子的分析等。 在药物分析中,经常需要通过分析的手段了解药物在体内数量与质量的变化,获得药物动力学的各种参数、的方式途径等信息。被测的药物代谢物的浓度极低;样品中存在各种直接或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物质;样品量少,尤其连续测定时,很难再度获得完全相同的样品必要时还需对待测组分进行化学衍生化,从而为测定创造良好的条件。(Collection Preparation and Storage of Biological Samples) 一plasma)或血清(serum)中药物的浓度,而不是指全血(whole blood)中药物的浓度,即血浆和血清是体内药物分析最常用的血液样本。但是某些药物与红细胞结合,或药物在血浆和血细胞中的分配比率因病人不同而异,或需专门测定平均分布于血细胞内、外的药物浓度时,或某些情况下由于血浆内药物浓度波动太大,且又难以控制,或因血浆药物浓度很低而影响测定时,则宜采用全血。 (1)血浆的制备 将采集的静脉血置含有抗凝剂的试管中,混合后,以2500~3000 r/min离心5~10 min使与血细胞分离,所得淡黄色上清液即为血浆。最常用的抗凝剂有肝素(heparin)、EDTA盐、枸橼酸盐、草酸钠等。 (2)血清的制备 将采集的静脉血置试管中,放置30~60 min。由于激活了一系列凝血因子,血中的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血液逐渐凝固。以2500~3000 r/min5~10 min,上层澄清的淡黄色液体即为血清。 尽管血清的获得是经过“凝血”过程,但主要的蛋白如白蛋白、球蛋白的含量及其它成分均与血浆基本相同。目前,作为血药浓度测定的样品,血浆和血清可任意选用,并且测定药物浓度的分析方法也可相互通用。但血浆比血清的分离速度快,而且制取的量约为全血的50%60%20%40%3)全血的制备 将采集的血液置含有抗凝剂的试管中,但不经离心操作,保持血浆和血细胞混合在一起,则称为全血。 3.血液样品的储存 有的实验要同时采集大量的血液样品,由于受分析速度的限制,往往不能做到边采样边测定,需要将部分样品适当贮存。冷藏或冷冻保存是最常用的方法。冷冻(-20℃)既可以贮存样品,又可以终止样品中酶的活性。 血浆和血清都需要在采血后及时分离,一般最迟不超过2 h,分离后再置冰箱或冷冻柜中保存。短期保存时,可置冰箱(4℃)中;长期保存时,须置冷冻柜(-20℃)中。如果不分离就进行冷冻保存,在解冻时易引起溶血,会影响测定结果。 冷冻的样品测定时,需解冻。解冻后的样品应一次性测定完毕,而不要反复冷冻→解冻,以防药物含量下降。 (二)尿液样品 1.尿液的采集 采集的尿是自然排出的尿。因尿液中药物浓度变化较大,所以应测定一定时间内排入尿中的药物总量。即应测定在规定的时间内采集的尿液(时间尿或定时尿)体积和尿药浓度。如采集24h内的尿液时,一般在上午8点让患者排尿并弃去,立即服药,之后排出的尿液全部储存于干净的容器中,直到次日上午8点再让患者排尿,并加入容器中,将此容器中盛的尿液做为检液。 2.尿样的保存 尿液排出后可逐渐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尿液受光照或接触空气,尿液中的尿胆原、胆红素等易氧化变质;尿液容易生长细菌,细菌的生长繁殖使尿素分解,产生氨,使尿液pH升高,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