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ICU内引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致病因素及护理对策.pdfVIP

ICU内引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致病因素及护理对策.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U内引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致病因素及护理对策.pdf

2012北亲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 2012 uf、IonInternatl6llalSur+nm+tfor Medic.-,e,Be‘j,ng PekLng I-nlerge.cy ICU内引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致病因素及护理对策 高锐同饥 1 001 (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科辽宁沈阳1 6)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感染护理对策ICU医护人员 resistant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致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且常常进行各种侵入性诊疗措施及医疗设备的消毒不彻底,医 护人员未严格执行手卫生等,常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1。李慧柳等‘21报道,医院感染病原菌构成中以革兰氏 阴性菌为主,这些病原菌大多为多重耐药菌[3】。提示我们多重耐药菌株已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 菌,成为医院感染控制一个难点【41。要预防和控制病原菌在ICU病房传播,必须制定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及 护理措施,防止或减少多重耐药菌在ICU病房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5I。 1、致病因素 1.1内源性因素 李雅琴等嘲报道最新循证医学和医院感染观念认为,70%的医院感染是由接触性、医疗器械、侵入性 操作导致。 1.1.1 ICU患者大多存在严重的基础疾病,如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肾疾病、糖尿病、多器官功能衰 竭(MODS)尤其是获得性免疫功能丧失综合征(AIDS)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加之住院时间长易发生 医院感染【7】。 1.1.2各种侵入性操作项数多ICU患者常常进行介入性治疗,如静脉输液管、中心静脉测压管,留置导管、 胃肠减压管、导尿管、气管插管等,病原菌可粘附在这些导管表面,当导管插入人体后,病原菌也进入体 内,引起导管相关性感染例如导管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泌尿道感染,有的患者使 用呼1吸机辅助呼吸后还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 1.2外源性因素 1.2.1环境因素重症病房由于条件限制,患者无法隔离只能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或携带患者集中安置并进行 床旁隔离,不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区域,当感染者 较多时应对未感染者实行保护性隔离。 1.2.2交叉感染重症病房比普通病房的交叉感染率高2~10倍,由于住在ICU危重患者较密集,监护仪器与 各种先进的治疗仪器设备多,医护人员诊疗使用侵入性操作多,人员流动量大,空间相对狭小,ICU医护 人员与患者细菌定植率较高,如果不及时彻底对病房内的空气、各种仪器设备等物体表面消毒处理,易通 过接触传播途径感染各种病原菌,发生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应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 1.2.3药物因素危重患者病情危重,感染难以控制,抗菌性药物长期使用频率非常高且应用种类多,大大 促进了耐药菌的产生吲,大量广谱高效抗菌药物(尤其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使定植于鼻咽部的 正常菌群被杀灭,导致致病菌大量繁殖,耐药菌株增加,这些细菌表现出对抗菌药物多重耐药和泛耐药, 259 2012北隶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 2012PekUnlonInternah6nalSuIflJllIllot Icy JcLg EnqergeIMedIcllle,Be‘png 抗感染失去作用‘101,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也给患者安全带来威胁。 1.2.4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机械通气时呼吸系统防御机制受损,口咽{jl;定植菌及声门下分泌物的误吸利于 致病菌入侵,同时呼吸机管路中形成的冷凝水易受细菌污染,如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 伯菌等在空气中广泛存在,在潮湿的环境下更易生长。所以护理机械通气的患者应严格无菌操作及时倾倒 冷凝水。同时氧气湿化瓶及负压吸引装置也是良好的细菌荸生地,细菌污染会在244,时内大量繁殖,因此 临床上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及时添加湿化水,湿化瓶每日更换消毒,吸痰负压瓶及连接的外套管做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