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草原生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篇 草原生态.doc

第二篇 草原生态 四川省天然草原位于长江、黄河上游及源头,面积有3.06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为2.65亿亩,是全省现有林地面积的1.5倍,现有耕地面积的3.9倍,为我国五牧区之一,属草原资源大省。天然草原分布在川西北高原,包括甘孜、阿坝、凉山三州。该区地势海拔高,地域辽阔,生物资源丰富,草地类型多样,为四川省民族经济和高原草地畜牧业的重要基地,也是长江、黄河水系源头及上游之水源涵养区,为四川绿色生态屏障的重点建设区。盆周山区有零星草地分布。 1986年前后,四川牧区采用施肥、灌水、封育、播种等技术措施改良草地提高产草量。盆周地区加快草食家畜发展,推行人工种草,粮草轮作,扩大种草面积,此间因其资金不足,草畜不配套,出现种草返耕问题。牧草种子生产基地开始在阿坝、凉山及农区建立。 四川省草原法实施细则于1990年出台,牧区加强草地经营承包责任制,颁发草地使用证,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手段,进行草原综合管理。此间,草原生产大规模进行灭鼠治虫,围栏封育建设,抑制草原大批退化现象。种草带来草原复苏生机。一批自主培育的牧草新品种成功,广泛推广到各地。 1994年,牧区正式启动“人草畜”三配套建设,10个牧区县全面开建之后进行“人草畜”三配套升级深化建设。草原监测以草地鼠虫害测报为主,继而开展对草原资源与生态的动态监测。退耕还草建设在重点县展开。又一批牧草新品种育成推广。 2003年,畜牧科技助农增收:种草养畜项目实施,期间累计改良草地、人工种草、飞播牧草达四千余万亩。四川省牧草资源保存工作取得成效。四川牧实施国家退牧还草工程建设,先后在18个牧区重点县实施,完成禁收、休牧草地建设共五千余万亩。实现草场划分承包到户,以草定畜控制载畜量,草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牧区畜牧业获得良性发展。草原晨曲、牧区美声一片。 第一章 草地资源利用 第一节 天然草地资源 1987年由四川省畜牧局主持下,在技术顾问组指导和14个单位的233名科技人员参加,历经七年完成四川草地资源调查研究工作。工作中,办培训班68期、受训人员达2250人、内外业工作人员有4000人(次)。调查样地、样方2.3万个;采集植物样本11万份,鉴定植物共184科、1144属、3627种。分折单株牧草样品415份,草群混合样品120份。除完成《四川草地资源》专著,同时完成《四川省天然草地类型图》、《四川省牲畜密度图》、《四川省牲畜结构图》、《四川省天然草地资源调查统计册》、《四川省天然草地植物名录及营养成分》等图册6部。填充了我省草地资源家底不清的空白。 1995年中国自然资源丛书编撰委员会在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校合作下,完成出版《四川卷》,把四川省的218个县划分为8个自然资源综合区。按照草地资源状况,划分为4个区域,包括川西北高原牧区,川西南山地区,盆周山区、川中丘陵区,前三区分别占有草场2.05亿亩、4000多万亩和1800万亩。 1997年,重庆市划归中央直辖市后,四川省也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地总面积3.06亿亩,其中川西北草原面积2.09亿亩,盆周山地面积0.81亿亩,盆中地区的农隙、疏林草地面积0.16亿亩。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2.65亿亩。 2001年,四川省开展天然草地退化现状调查,结果表明,草地受到干旱气候、超量伐森林、鼠虫危害,垦植和挖掘野生资源、冬春草场严重超载过牧等多种因素影响,草地退化严重。川西北高原“三化”草地面积达1.5亿亩,包括鼠虫害草地、鼠荒地、沙化草地及退化草地等。 2002年,四川省进行零星草地面积调查,据19个地、市、州不完全统计,面积在300亩以下之零星草地有5392块,总面积有127万亩。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有甘孜州、阿坝州、宜宾市、乐山市、绵阳市等。 1987年四川草地资源调查结果,全国共有18种草地类型,四川省占有其中11种,包括35组,126个型。分类阐述其特征、面积、草地生产力及地理分布规律。采用综合等级法反映草地基本质量,划分为五个等级。按照草地区划原则,共分为5个草地区和16个草地亚区,分述其草地区特点及草地建设途径。同年,草地资源调查表明,主要植物类群以禾本牧草为主,豆科牧草次之;全省共有可以利用饲用植物有102科,422属、1315种,包括引进各类饲用植物有16科49属、98种、232个品种。1994年前后,新引进饲用植物种或品种8个,未包括市场上销售的草坪草种百余个。 1996年四川省按照农业部要求开展三州的主要牧草病害、毒草种类分布及危害进行调查,草地毒害植物种类达109种、包括28科、58属。主要有紫茎泽兰、枝黄花、狼毒、黄花棘豆、毛莨、乌头、马先蒿、唐松草等。集中发生面积1168.9万亩,急需防除面积有762万亩。1997年,甘孜州开展天然草地毒杂草分布蔓延情况调查,汇编成《甘孜州主要毒杂草名录》,采集毒杂草植物标本75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