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文物古迹(一).doc
第四节 文物古迹(一)
梁平县建县历史悠久,地处古代出入四川、贵州、云南等省的陆路通衢,思想文化可得风气之先。近两千年来,不少著名的历史人物在梁平留下佳话,给梁平带来了文化,使梁平能与外界同步繁荣。有很长一个时期,梁平佛教庙宇星罗棋布,摩崖石刻灿若星辰,名楼高塔入天相望,一时领军西南。
双桂堂 双桂堂的修建颇有来历。明末清初时候,一位受法于浙江宁波府天童寺的川籍弟子就要归去。指点他的密云大师掘了两棵桂树让他背上,明示说:“一路晓行夜宿,桂树在哪里落根,那里便是你的安身地,归天处。”据说这位弟子遵从师命,一路翻山越岭,渡过无数艰难来到了梁山县万竹山(现金带镇),他借宿在一座土地庙里,并将桂树搁放在山庙前,第二天起来一看,两株桂树已经落地生根。这件事惊动了四方百姓,大家纷纷挽留这位和尚,并在桂树落根之处修建了一座禅院。这座禅院就是“双桂堂。 附:双桂堂全景图
双桂堂距县城十二千米,有水泥公路专线直达,系云、贵、川、渝各个佛教大寺庙的祖庭,素称“西南丛林之首”,是一座蜚声中外的佛教禅宗寺庙。它又名万竹山、福国寺,由破山海明禅师始建于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扩寺掘得古金带一条,约4两多重,视为祥瑞,故又名“金带寺”。
数百年来,双桂堂几经修葺扩建,现占地8公顷,园林占地约5公顷,寺内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梵宇巍峨,佛殿幽深,寮舍恬静。转过外围墙,是第一进大山门,迎面一幅楹联“二株嫩桂久昌昌,正映时人鼻孔;数亩荒田暂住住,稍安学士心肠。”乃开山鼻祖破山和尚建庙时所撰。信步而入,共有七进大殿,依次为大山门(关圣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文殊殿、破山塔、大悲殿、舍利殿(藏经楼)。两侧有厢房寮舍328间;长廊相联,呈长方形四合院,有花园、天井等42块,放生池两个,龙井一口。寺内建筑布局合理、设计精巧,结构谨严,保持了我国明清时代的寺庙建筑风格,为建筑设计的专家们所珍惜和赞赏。1983年双桂堂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寺庙,1996年被列为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外园林中,绿树成荫,百花竞放,楼、台、亭、榭蜿蜒曲折,忽隐忽现,白鹤展翅飞鸣,别有一番情趣。
大雄宝殿是寺庙的主殿。除破山首建外,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透月和尚进行改建;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果沛和尚再次改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法轮和尚又一次改建。它是一座三层的宫殿式建筑。殿外,脊中彩坊宝顶,围脊玻璃花砖,联结龙雕翅角,风铃叮当,瑰丽协调。“大雄宝殿”的巨匾,嵌于二层正中,更显得古雅雄伟。檐柱石础上雕刻狮、象、麒麟,阶梯上刻有狮舞彩带图案。殿内佛龛上端坐8尺高的释迦牟尼金像,左右金塑迦叶和阿难侍立像。全殿大石柱52根,每根石柱长2.8丈,直径2尺,呈八角形,重1万余公斤。
附:大雄宝殿
双桂堂从创建至今,住持已更替十六代,都是由学识渊博、戒行高深的法师担任,其中以第一代破山和第十代竹禅为高,名标《中国佛教》史册,闻名中外。
破山法名海明,是明末清初的著名高僧,世有“小释迦”之称。他工诗赋,著诗1300余首。他以偈入诗,以禅喻诗,使诗富禅意,禅与诗通,意境深邃。破山书法是书法艺术的精品,他长于行草,当代国学大师启功先生有诗赞道:“笔法晋唐元莫二,当机文董不如僧。”破山的书法艺术从双桂堂现存碑刻楹联里可以略见一斑,如“万竹山前逢野衲,话虚心高节;三家村里学老农,得广种博收”。《破山语录》更是流传海内外,为研究我国佛学和当时人民生活的重要文献。破山曾说:“天地间为人,为到出家地步,极快活,极自在,无荣于人,无辱于人,天子不臣,诸侯不友,笑傲云山,吃清茶,饮清水,喜时歌,乐时曲,虎鹿为邻,松竹为伴,眼界自清,不同俗尘,通身彻底,惟一天真,天真之趣,花笑鸟鸣。”足见破山佛法、诗文造诣的深厚与旷达超脱的襟怀。
破山塔位于文殊殿后。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破山和尚圆寂后,云峤印水和尚继任方丈,并尊破山遗愿,采取土葬,建石塔1座,呈六角形,高2丈,直径1.2丈,共3层。正面刻“曹溪正宗第三十五代破山海明禅师之塔”,上刻“偶留”两个金色大字。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自权真印方丈建5间护塔房,塔前建1亭,左右置石狮1对,亭内置香案、铜磬、香炉等以祀香火。塔后建石坊1座,中刻清代四川总督李国英所书“灯传无尽”的横额,两侧刻有《破山塔铭》和记序碑4块,及破山遗墨七绝2首。石坊背面刻有破山手书“衣钵流芳”、“万峰法派”,石坊刻石精湛,书法出自名家,堪称一绝。塔的两旁有桂树2株,系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德玉方丈所植,每年农历八月,桂花飘香,沁人心脾。
竹禅,清末蜚声海内外的一位画僧。他一生嗜好书画,尤善金石,为清末高僧,曾于京师、吴越一带盘桓三十余年,书画震惊中外,著有《画家三昧》一书。竹禅以画竹、石、兰和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地震演练脚本.docx VIP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解读.docx VIP
-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第7章 物质结构基础.ppt VIP
- Kyocera京瓷ECOSYS M4125idn_M4132idn操作手册.pdf
- 含糖透析液对血透病人的影响.doc VIP
- RADWIN5000安装调试指南.doc VIP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章 物质结构简介.ppt VIP
- 体育康养与自然疗法的结合研究论文.docx VIP
- 2025年广东省基层住院医师线上岗位培训《医学人文及医患沟通》-中医学专业培训课程公共课答案.docx VIP
- 含糖透析液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异性影响.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