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行政处分.doc
行政處分
定義及分類:
定義:行政程序法第92條
須為行政機關之行政行為
行政程序法第2條第2項:「行政機關…」,涵蓋中央或地方機關(地方行政/民意機關)、總統、五院及隸屬機關。
上述機關並非皆屬組織意欺上之行政機關(ex:司法院),但亦可能作成行政處分,其須視各該機關之行為是否具有行政行為性質而定。
行政機關之內部單位,依我國實務見解,內部單位無獨立對外作成或行政處分之權能。縱然,實質上是由內部單位所為之行政處分,仍應以所屬行政機關之名義對外作成,方屬正確。
中央/地方機關得將其應為具行政處分性質之行為,委託私人私法人為之(行政程序法第16條第1,訴願法第10條),依行政程序法第2條第3項「視為行政機關」,依釋字第296號解釋:「依法設立之團體,如經政府機關就特定事項依法授與公權力者」,就該特定事件而言,其處分與機關之行政處分無異。
又:
訴願法第7條(無隸屬之機關委託辦理(視同委託機關之行政處分(
訴願法第8條(有隸屬關係之下級機關辦理上級委任所為之處分(為受委任機關之行政處分
訴願法第9條(地方政府辦理上級委辦事件之處分(受委辦機關之處分
須為公法規制性之行政行為
行政處分(公法上行為+具高權特質+具規制特質
(規制特質:會使之權義發生得喪變更)
(具有法效性之公權力行為
行政程序法第92條:
行政決定(以意思表示為基礎之精神行為
不屬行政決定性質之行為處分:
行政私法行為(因為:不具高權)
行政公法行為-單純事實行為(如:行政指導或資訊提供(因不具規制性)
尚未完全產生規制性:
準備行為:屬於未核定之擬稿、調查或機關間之會簽意見(如行政程序法第46條)
先行程序行為:指附屬於實體行為,並非可獨立存在之前置行為。依行政程序法第174條規定,即指先行程序行為。
協定或部分行為:行政處分由其他機關參與並提供協力之諸多階段為所構成,其前階段行為屬之。
觀念通知行為:尚乏法效性。(準法律行為)
(
多階段行政處分-係指行政處分之作成,須二個以上之機關本於各自職權共同參與而言。設若前階段之行為仍為內部意見之交換或行政內部之表示,則此際具有行政處分性質者乃屬最後階段之行為,亦即對外生效之部分。如:
但若法規若明定其他機關之參與行為為獨立之處分,或其參與行為(許可/同意)依法應單獨向相對人為之者,亦視為行政處分,此時,先後不只存在一個行政處分。
如:廣播電視法第10條第1項,電台設立(主管機關(交通部(現有通傳法有無不同)
判定多階段行政處分之前階段行為是否對外生規制性效果之實在於確定行政救濟之管轄權之歸屬。
實務爭點:入出境管理局因其他機關(如財政部欠稅)之通知所為之入出境准駁之行政處分,人民向何機關提起訴願?
原則:以作成行政處分名義為認定(入出境管理局
例外:行政院之函釋入出境管理局
(
觀念行為-由行政機關就具體事實所作判斷、認識或傳達,以觀念表示的精神作用為構成要素,並需直接依據法規規定始發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為。
如:觀念通知行為(通知有別於「意思表非」,僅屬「認知表示」
分為:
(1)行政機關為單純事實敘述或理由,並非對人民之請求有所准駁。
如:對查詢事項提出諮詢意見、囑當事人提出證據,以便核發證明。
(2)行政機關對請求釋示法令疑義,以通知表示其意見作為解答。
以上1、2不發生具體。
惟行政機關常以觀念通知的形式,迴避實質的規制性,此時,觀念通知與怠於作為間產生界限爭論。
如:「與有關單位研議,希靜候處理」.、「…訴請發放拆遷處理費,因尚涉所有權而應循民事…,非本機關論斷」
(行政行為發生規制效果之行為,不以積極作為為限,消極不作為亦包括在內,若機關之說詞,實已有「拒絕作為」之內涵,即構成實質行政處分。
行政機關有以「通知書」名義或形式,規避法效性。
如:簽發告發單,而註明「本通知書不得作為訴願之依據」而據此混淆行政處分與觀念通知。
依釋字第423號解釋:「若以通知書名義製作,直接影響人民權利義務,且實際上已對外發生效力者,不得以仍有後續處分行為或載明不得提起訴願,即認為非行政處分。」
小結:觀念通知,應探求行政機關之真意屬行政處分性質者,宜劃歸意思表示之行政處分。
有些行政行為,未創設、變更、或排除具體之法律關係,僅就現有的法律狀態予以確認或證明(「確認行為」雖屬「中性」卻具有法律拘束力,有規制法律關係的效果,故不失行政處分之性格。
主管機關就人民檢舉答覆行為,是否屬行政處分?
(最高法院:
以「法律是否賦予檢舉人向國家請求制止/處罰人被檢舉人權利」或「法律所保護之法益是否及於檢舉人私益」為區分
((主管機關為檢舉事項不成立之答覆,影響檢舉人之權利
(行政處分
((主管機關將調查結果函知檢舉人,未對其權利發生影響之法效性
(事實通知(非行政處分)
(吳庚氏:「表意行為究為行政處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表态发言.docx VIP
- 体格检查【呼吸内科】--PPT课件.ppt VIP
- 3.2 营造清朗空间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活动课 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的演进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VIP
- 2024高考英语天津卷历年作文范文衡水体临摹字帖(描红无参考线).pdf VIP
- 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范DLT52152023年.docx
- Tableau数据可视化基础.pptx VIP
- 2025年职业技能邮件快件安检员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docx VIP
- 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技术考核试卷.docx VIP
- 呼吸科病史采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