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与深部碰撞作用伴生的浅部伸展现象成因探讨
郭华春1钟莉
1)
(新疆地矿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人队,新疆 鸟鲁/卜齐83001
摘要:板块碰掩时期,岩石削中深部受到的推挤腑力导敛岩Ii矧内一系列构造薄弱血发生层嘲问滑动,
BI牵曳抽拉使中}:部形成伸展瓮地和岩浆活动。由于板块边界的推挤心力足K期性的,因此层嘲滑动派生
出的伸展构造在大陆板块演化时期也是不断发腱的,由此推进着大陆岩石嘲结构的4i断进化和发展。
关键词:岩石圈、层罔滑动、构造滑脱面、伸展构造、瓮地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注意到,造山带中规模宏大的花岗岩带其单个侵入体在横断面上往往是
似圆状或长宽比差别不大的岩株状、岩茎状的,在大范围尺度的剖面上,它们多
呈岩盆状、岩床状产出,它们几乎都发育在火山岩地层区,在碰撞带中占有很大
的空间比例。
上述现象不但说明了花岗岩的生成与火山盆地的发展关系密切,也表明了花
岗岩浆的孕育和侵入事件是在区域背景压力总体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发生的。
从实验岩石学理论讲,压力的降低和含水环境(富流体环境)能大幅度降低
花岗质岩石的熔融度和提高环境热流的传导量…。花岗岩富含含水矿物也说明了
这一点。从区域地质学总结的规律来看,花岗岩主要生成在板块碰撞期所伴生的
火山盆地中。目前对板块碰撞期尚存的笳地沉积多用残余海盆来解释。如果是由
大洋关闭时期一直连续萎缩的残余海盆,其沉积应具有海退的连续性,具体的说
由下至上应是个海退的旋回,即它与下伏地层界线不明显或连续过渡,向上渐发
展成陆相甚至缺失。但实际上大多相反,板块碰撞期往往有该时期的地层不整合,
其底砾岩之上逐渐变为砂岩、粉砂岩、灰岩直至海相火山岩,表现为一个海进的
过程,是一个重新发展出的盆地,这种现象在板块碰撞带具有广泛性。如新疆境
内的天山洋盆及华力西裂谷系都保留着早石炭世以前的拉张成因的镁铁质杂岩
和浊积岩组合,它们在晚石炭世己主体关闭愈合,但上石炭统与下石炭统的不整
合界面之上大多都有一个海进的过程,并伴生火山岩喷发。这些笳地往往规模很
大,超覆在碰撞带两侧的许多下伏构造层之上。如伊犁地区的上石炭统伊什基里
克组、马鞍桥组,准噶尔地区的居早得能组、巴塔玛依内山组、北天山地区的奇
尔古斯套组、觉罗塔格地区的梧桐窝子组、土古土布拉克组等,与上述火山笳地
1第一-作者简介:郭毕春(1955一).男.山东淄博人.高级T程!JIfj.]982年毕业于中围地质大学(武汉)地质系,长划从事区
域地质调A年lJ构遗与成曰“作川研究
35
伴生的是区域上大规模的晚石炭世花岗岩侵入事件。
板块碰撞期,两个汇聚板块边缘都处在挤压碰撞的应力状态,为什么会出现区域背景压
力总体人幅度降低,甚至在地表发育伸展盆地和花岗岩侵出呢?
二、岩石圈运动深部与浅部效应的响应
以往,我们认为大陆板块在离散或汇聚时,陆壳下中上三个层圈是不动的,
陆壳作为一个整体载于上地幔之上而随之联动。下插板片可以俯冲到地幔岩内
部,花岗岩形成的初始位置在下插板片(地幔岩中)分解的地方C2]。
这个模式从风行之始就遭到许多地质学家一尤其是岩石学家的强烈质疑。相
对下插板片来说,在那个深度地幔岩更加致密和稳定,其它岩性已接近分解状态,
也就是说刺入地幔岩这个过程不能被岩石学家接受,被分解熔融的初始基性岩
浆,上行混染后竞能形成卵比鸡大的宏伟花岗岩带也不令人信服。更为困惑的是
作为板块挤压地段的岛弧带都发育着同时期的伸展成因的火山盆地和花岗岩带。
这说明深部虽然在挤压碰撞,浅部却是区域背景压力总体降低的减压环境。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岩石圈研究获得重大进展,我们知道了大陆壳圈是由一
系列构造薄弱面而分出诸多层圈的口1,各层圈的物理、化学特征差别也很大,受
到外力影响,不同层圈很难以联动贯穿始终。事实上,大陆板块自碰撞初期就脱
离联动状态,进入分层滑动一旧层圈的破坏、调整一新层圈的发展等过程。分层
滑动不同于岩石圈板块的整体下插,它的深部可能是强烈的推挤、俯冲状态,在
中上部的三明治结构面或层圈薄弱面会形成壳圈间近水平滑动的构造面,这个巨
大的构造通道,不但能形成热能和活性流体聚集空间,还能使上覆层圈因深部牵
曳作用形成伸展构造(图1A),即分层滑动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浅表层的伸展构
造和岩浆活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