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叶栅吹风试验报告格式及要求.doc

平面叶栅吹风试验报告格式及要求.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面叶栅吹风试验报告格式及要求.doc

平面叶栅吹风试验报告 专业班号: 姓名: 学号: 红色字体部分为相关要求及数据处理方法,报告完成后打印成纸质版交给我。 一、试验目的 1. 通过测量平面叶栅叶型表面压力分布和表面损失,认识叶栅流动和损失特性 2. 了解三孔探针测量原理,及坐标架操作方法 3. 了解压力变送器及电脑采集静态数据的方法 4. 掌握气动参数的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 二、试验设备及测量方法 本试验在涡轮实验室平面叶栅风洞上进行。 叶型表面压力分布的测量方法: 表面损失及叶栅出口气流角的测量方法: 叶栅进口温度采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按ppt内的相关内容写 三、试验步骤 按试验指示书中写,加入ppt中相关内容,不写测试沿叶高的叶栅出口气流角度和总压。 四、试验数据记录 采集得到的13组excel数据记录文件中t0为栅距0mm时试验结果,t1为栅距2mm时试验结果,t12为栅距24mm时试验结果,以此类推。 数据处理时先求取同一栅距位置测量结果(如t0文件)中同一测点不同时刻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将其填入试验数据记录表。其中大气压和叶栅进口气流温度按写在表格上方。excel文件中测点名称后面的数字对应叶型表面测点编号,前面的字母S表示吸力面,字母P表示压力面。需要注意的是,叶型表面测点8 和测点12未测量,记录文件中有时会出现整行数据均为0的现象,求取平均值时应先将数据均为0的行删除。 表1 平面叶栅吹风试验数据记录表 试验大气压 kPa 叶栅进气角α0=70° 叶栅进口气流温度 ℃ 测点 名称 测点位置(栅距)ti(mm)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叶型表面各测点编号静压kPa 2 3 4 5 6 7 9 10 11 13 14 15 16 17 19 叶栅进口总压kPa 叶栅出口总压kPa 测针角度θ(°) 五、试验数据处理 1. 叶型表面压力分布曲线 (1)求叶型表面各测点静压、叶栅进口总压及测量误差 首先学习并了解误差理论。根据误差理论,采用试验数据记录表中同一测点13次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代表叶型表面各测点静压和叶栅进口总压,即: (1) 其中为第i个测点的平均值,表示第i个测点13次测量所得数据的和。此时,测量的标准误差可用贝塞尔公式求取: (2) 本次试验的n=13,最终将所求得的数据记入表2。 注意:所得数据均为表压,点8及点12未测量,不用处理,画曲线时也不包含这两点。 表2 叶型表面各测点静压、叶栅进口总压及测量误差 测点 2 3 4 5 6 7 9 10 表压kPa 标准误差 测点 11 13 14 15 16 17 19 进口总压 表压kPa 标准误差 (2)求取叶型表面压力系数并作出曲线 求得叶型表面各测点静压和叶栅进口总压的表压值后,叶型表面各点的压力系数可用下式求取: (3) 各测点对应的弧长如表一所示,求出个测点对应的相对弧长,其中。将和记入表3,并作出叶型表面的压力分布曲线。 表3 叶型表面各测点弧长、相对弧长及压力系数 测点 2 3 4 5 6 7 9 10 弧长mm 相对弧长 压力系数 测点 11 13 14 15 16 17 19 弧长mm 相对弧长 压力系数 图1 叶型表面压力分布曲线 2. 叶栅出口中间截面气流出口角、损失系数及气流速度沿栅距的变化曲线 表4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