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一、汽油喷射技术发展简介 汽油直接向进气管道内或向缸内喷射。 机械控制汽油喷射系统:三十年代用于战斗机,五十年代用于赛车。 1957年: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简称EFI,六十年代开始研究,七十年代后期开始普及。 按喷嘴安装位置不同分 多点喷射(Multi-Point Injection)MPI 单点喷射(Single-Point Injection)SPI 机械汽油喷射、机电混合喷射、电子燃油喷射 连续喷射、间歇喷射 缸内喷射、缸外喷射 单点喷射、多点喷射 2.功能 (1)电控汽油喷射(EFI) (2)电子点火提前ESA(Electronic Spark Advance) (3)怠速控制ISC(Idle Speed Control) (4)故障诊断 二、电控汽油喷射的特点 1.实现复杂控制的随意性 任何发动机转速下均能获得精确空燃比的混合气 2.燃料、点火等辅助系统使用共同运转参数集中控制 功率增加,油耗降低 3.混合气分配均匀 4.系统复杂,维修水平要求高 三、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的分类和功能 1.分类 按进气量的检测方法分 间接法:D型(速度—密度控制法,Speed Density Control Type) 基本控制参数:进气管压力、发动机转速 直接法:L型(质量—流量控制法,Mass-Flow Control Type) 基本控制参数:发动机进气量、发动机转速 进气管压力传感器 空气流量计 六、M型汽油喷射系统 L型喷射系统与电子点火系统的结合。由微机对两个系统同时进行控制,可实现喷油与点火的最佳配合。 广泛用于轿车。如宝马535i,奥迪V8。 四、电喷发动机的基本结构 1.进气系统 空滤器 流量计 节流阀体 进气管 怠速时,旁通道 进气管 2.燃油系统 油箱 油泵 滤清器 喷嘴 (0.25~0.29MPa) 增加冷起动喷嘴 3.电控系统 核心是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 简称ECU),根据各传感器的信号和程序控制点火 时间、点火正时等。 五、L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1.组成 空气供给:空滤器、空气流量传感器、节气门。 燃油供给:油箱、电动汽油泵、滤清器、分油管、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冷起动阀。 传感器:分电器(转速信号)、空气流量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起动开关、节气门开关(位置信号)、冷却水温度传感器。 电控单元(ECU) 2.主要部件构造 (1)电动汽油泵 电动机 滚子泵:装有滚子的偏心转子。滚子在离心力作用 下向外,与泵体内表面形成空腔,其容积随旋转而变化。 叶片泵 (2) 燃油滤清器 (3)燃油分配管(油轨) (4)压力调节器 作用:保证喷嘴处压 力恒定不变。 结构:金属外壳、膜 片、球阀、弹簧、进回油 口、真空接管。 原理:油压超过预定 值时,高压油推动膜片, 打开阀门,部分回油。 真空接管:进气歧管 真空度增加时,膜片上的 压力减弱,喷油压力减小。 (5)喷油器 结构:电磁线圈、针阀、电磁衔铁。 原理: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力,吸起针阀,油喷出。针阀开启时间,2~10ms。 (4)空气流量计 (质量—流量、体积---流量) 作用:计算吸入的空 气流量。 结构:进气道,翼片, 电位计,转轴、弹簧。 原理:吸入空气的流 体动力与作用在空气翼片 上的弹簧力平衡。绕轴转 动的空气翼片与电位计同 轴,随翼片转角不同,电 阻值不同。 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