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纳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pdfVIP

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纳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纳观力学性能试验研究.pdf

第 41卷 第 12期 湖 南 大 学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Vo1.41,No.12 2014年 12月 JournalofHun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 Dec.20 14 文章编号 :1674—2974(2014)12—0031—09 再 生 混 凝 4.-.界 面 过 渡 区 纳 观 ::/-j学 性 能 试 验 研 究 李文贵 ,肖建庄。,黄 靓 ,SurendraP.Shah。 (1.湖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2.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 3.CenterforAdvancedCement~basedMaterials(ACBM ),NorthwesternUniv,Evanston IL 60208,USA) 摘 要:对采用不 同搅拌工艺的再生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 究.采用纳米压 痕技术和扫描 电镜等设备研究了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 区的纳观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特征.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普通搅拌工艺的新界面过渡 区的弹性模量随着与老砂浆表面距离的增 加而降低 ,但是采用二次搅拌工艺的弹性模量基本保持不变.老界面过渡 区的弹性模量随着 与天然骨料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增加.采用二次搅拌工艺新的界面过渡 区的微观结构较普通 搅拌工艺的新界面过渡区更为致密,且孔 隙率和氢氧化钙晶体含量较少.由再生混凝土的界 面过渡区纳观力学性能和宏观抗压强度之 间的关系,可知采用二次搅拌工艺可以改善界面 过渡 区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而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宏观力学性能.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界面过渡 区;纳米压痕 ;力学性能;微观结构 中图分类号:TU528.1 文献标识码 :A ExperimentalStudyonM echanicalPropertiesofInterracial TransitionZonesinRecycledAggregateConcrete LIW en—gui·- ,XIAOJian—zhuang ,HUANG Liang ,SurendraP.SHAH。 (1.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HunanUniv,Changsha-Hunan 410082,China; 2.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TongjiUniv。Shanghai 200092,China; 3.CenterforAdvancedCement—basedMaterials(ACBM),NorthwesternUniv,EvanstonIL 60208) Abstract:ThemechanicalpropertiesofRecycledAggregateConcrete(RAC)withdifferentmixingap— proacheswere comparatively investigated.Based on theexperimentson the InterfacialTransition Zone (ITZ)ofRAC bynanoindentation techniqueand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y,theresultsindicatethat, forthenew ITZ withNormalM ixingApproach (NMA),theelasticmodulusdistributionappearstode— creasesignificantlyfrom theoldpastematrixsurface,whileforthenew ITZwith Two—StageMixingAp— proach (TSMA),thereisnoobvioustrendindicatingthattheelasticmodulusincreasesordecreasesw

文档评论(0)

月光般思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