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趋势.pdf
2014年 10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10期
广 东水稻 机械 化 生产技术模 式 的形成 与发展趋 势
黄 凰 ¨,杨敏丽 ,,郑宏宣 ,张丽娜 a,岫
(1.中国农业大学 a.工学院;b.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3;2.广东省农业厅农业机械化
管理办公事 ,广州 510500)
摘 要: 为J,促进广东水稻机械化生产 的发展 ,通过调查研究和专家 咨询 ,对其技术模式进 行了研究。结果表
明,技术模式包括水平和结构两个层面。模式 的形成是 内部 因素和外部 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其中,内部 因素
来 自于技术本身,主要 与技术研发 、技术成熟度等有关 ,是影响技术模 式形成 的根本 因素;外部 因素是在技术之
外影响技术模式彤成的冈素 ,包括水稻品种与 自然灾害、土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组织 的发展 、农机工作人 员和农
机农艺部门配合 、扶持措施 、经济条件和政府投入等方面。技术模式 的发展是技术本身和配套措施相结合共同
作用的结果,所以在把握技术发展总体方向的同时,必须从组织、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配套 ,才能形成优化 的技
术模式。
关键词 :水稻;机械化;技术模式;广东‘
中图分类号:S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188X(2014)10—0239—06
0 引言 1 研究区域和方法
水稻是广东主要的粮食作物,2011年种植面积为 1.1 研究区域
l940.9khm ,产量为 1096.9万t,分别 占我国水稻种 广东是我 国重要的水稻产区,以早晚稻+冬季作
植面积和产量的6.5%和5.5% 。在主要粮食作物 物和早晚稻+冬 闲为主要 的种植制度 ,占到全区水稻
生产中,水稻生长发育环境和技术措施复杂,耕作栽 种植方式的90%以上,另外有少量 “单季稻+经济作
培制度最细,生产环节最多,季节性最强,用工量最 物”的种植方式。全省可分为珠三角、东翼、西翼和 山
多,劳动强度最大,农 民劳作最辛苦。所 以,加快发展 区,早稻种植从 3月初持续到4月中旬,收获从 6月上
水稻生产机械化,减轻劳动强度 ,改变水稻生产 “面朝 旬持续到8月上旬;晚稻种植从7月上句持续到8月
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生产方式 ,一直是农 下旬,收获从 l0月上旬持续到 11月下旬;冬季作物
民的迫切愿望 ,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伞的一项战略措 主要有马铃薯、蔬菜 、花生 、油菜、小麦、绿肥、番薯及
施 。广东隶属于双季稻区,由于其独特的地形条 豌豆等,当年 10—12月份种植,次年2—4月份收获。
件 、种植制度和气候状况 ,也是我 国水稻机械化生产 1.2 研究方法
最薄弱的地区。 本文主要采用 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方法获取
国内外学者对水稻耕整地 、种子处理 、种植、田问 基础数据,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主要对象为农机
管理、收获、秸秆处理及稻谷干燥等环节的水稻机械 管理、推广部门专家及农机合作社社长、种植大户等。
化生产技术进行了研究_3 ;但从全程机械化生产的 问卷调研地点涉及到 18个市 84个县 ,实地调研 的地
角度 ,充分结合双季稻区的特点,定性定量相结合分 区包括江门市开平市、湛江市廉江市等。调查内容包
括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各环节主要的技术和装备、应
析技术模式的并不多。为此 ,对广东水稻机械化生产
技术模式现状 、技术模式形成的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 用效果、存在问题、今后重点推广的技术,以及技术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