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东北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地质环境特征及防治.pdf
第37卷第3期 中 国 地 质 V01.37.No.3
2010年6月 GEoLoGYINCHINA Jull.,2010
中国东北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地质
环境特征及防治
蔡 贺王长琪张梅桂李旭光郭常来
(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辽宁沈阳110034)
提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由于长期饮用氟含量超标的水源而引发的地方性疾病.其流行原因主要
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地质环境和生存环境等因素,本文论述了中国东北地区饮水型地氟病发生的地质环境特征。探讨
了地氟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改水建议。
关键词:东北地区;氟中毒;地质环境;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P64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657(2010)03—0645—06
主要是第四纪浅层水.高氟区地下水氟含量一般为
1 概述
1—3mg/L。饮用高氟水是氟中毒的主要原因。
地方病是指具有严格的地方性区域特点的一类
2氟中毒的地质环境特征
疾病。它主要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同一定的自然环
境有密切关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长期饮 2.1区域地质、地貌特征
用氟含量超标的水源而引发的地方性疾病.它严重 2.1.1区域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特征
危害病区居民的身体健康。 从黑龙江省三肇地区的肇州、肇东、肇源,经吉
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地方病的重病区之一.几 林的白城、辽宁的康平、法库到内蒙的赤峰.是东北
乎每个行政区县都有不同程度的地方病分布.具有 地方性氟中毒主要分布区。该区位于兴安岭一内蒙
病区分布广、病人多、病情重、危害大的特点。松、辽 地槽褶皱区的松嫩中断(坳)陷带内.第四纪地层较
平原地下潜水中氟含量普遍较高.当地群众长期饮 发育.中、重病区基本都位于沉降幅度最大的冲湖积
用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引发氟中毒病流行。 平原的中部.以第四纪特别是晚期的沉降运动与氟
氟中毒病流行的地区主要包括有辽宁省的建 中毒的关系最为密切。
平、盘山、黑山、辽中、新民等县市,吉林省的通榆、长 另外.病区的岩土性质都具有颗粒细.比表面积
岭、白城、乾安、大安等县市。黑龙江省的肇源、肇州、 大的特点,岩性主要为黄土状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和
肇东、安达、林甸等县市。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科左 淤泥质粉质粘土。非病区的主要为砂砾石和粉质粘
中旗、奈曼、库伦、阿鲁科尔沁等旗县,主要表现为氟 土,砂砾石具有较高的孔隙率,透水能力强。不利于氟
骨症和氟斑牙症。据卫生部门2005年的统计资料. 的富集。通过取样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层岩性中
东北地区氟斑牙的患病人数约为294万人.氟骨症 F的含量不同,分别引发不同程度的地氟病(表1)。
的患病人数约为23.3万人.这些地区在地貌上为低 2.1.2地貌特征
平原、高平原和山前扇形平原的低洼地带,居民用水 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的特点是呈灶状分布.
收稿日期:2009—02—04:改回日期:2010—04—12
基金项目:东北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及供水安全示范项目(1212010634701)资助。
作者简介:蔡贺,男,1963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E-mail:屿caihe@163.coin。
万方数据
中 国 地 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