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双取代聚乙炔 -PbBr 钙钛矿有机 无机杂化材料的.pdf
双取代聚乙炔-PbBr 钙钛矿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 2 光电导性能 a a b a b 徐海鹏 ,孙景志 ,花建丽 ,袁望章 ,李振 , *,a *,a,b 汪茫 ,唐本忠 a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b
310027,E-mail:mwang@zju.edu.cn;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香港 九龙清水湾,E-mail:tangbenz@ust.hk)
关键词:双取代聚乙炔 钙钛矿 有机-无机杂化 光电导 自从Mitzi 等用脂肪胺与金属卤化物制备出具有可溶液加工性
能的高迁移率钙钛矿结构以来,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结构在光电功
能材料研究领域引起重视。在这类材料中,脂肪胺组分仅起到了使
杂化结构在有机溶剂中溶解的作用,本身并不具备光电功能;材料
的载流子传输等性能是金属卤化物赋予的。为了使钙钛矿结构中的
有机组分也发挥光电功能,Chondroudis 等[1]用带脂肪胺基的可溶性
齐聚噻吩代替简单的脂肪胺制备出钙钛矿结构,并获得电致荧光性
能。尽管这种杂化材料的荧光性能不是很好,但这种性能的发现拓
展了钙钛矿结构在光电信息领域的应用范围。迄今为止用共轭高分
子作为有机组分构筑钙钛矿结构的还未见报道。本文我们报道一种
双取代聚乙炔/PbBr2 钙钛矿结构的制备及其光电导性能。 Scheme 1 ? 1 NH NH .H O, PbBr ? Br 2 2 2 2 THF, 60 oC, 12 h 48% HBr Pb2+ C C n C C n NH3+ 2 48% HBr methanol CH CH 2 9 2 9
O N O NH3+ CH ? 2 9 Br P1 P2 H3 侧链带脂肪胺的双取代聚乙炔的合成和钙钛矿结构的制备路线
见Scheme 1。单体在WCl –Ph Sn 催化体系下聚合得到聚合物P1, 6 4
用水合肼去保护后在氢溴酸介质中转变成水溶性的聚阳离子P2,再
由PbBr 与P2 反应得到含聚乙炔主链的共轭高分子/PbBr 杂化材料 2 2
H3。杂化材料H3 溶于水、DMF 和水/DMF 混合溶剂,适用于分子组装
和薄膜制备。 分别以P1,P2 和H3 作光生材料,N,N-二乙基-α-萘苯腙 BAH 为传输材料,聚碳酸酯 PC 为介质按3:40:40 的质量比在铝片上浇
铸成约 20μm 单层光导体,在 1.1098 mW 的白光照射下测得的光电
导性能见Table 1。光敏性 S 从高到低的顺序是:P1 H3 P2。 Table 1. Photoconductive Properties a b c d –5 –1 –1 Sample V V V V t s S 10 μw s 0 r 1/2 P1 1270 179 0.67 134.5 P2 683 386 10 9.0 H3 761 273 3.96 22.8 a b Surface potential at the beginning of light exposure. Residual potential after photoinduced discharge. c Time from initial potential V 0 d to its half value under light exposure. Photosensitivity. [2] 以往的研究表明:若主链结构相同,则侧链的电子结构 和侧 [3]
链诱导的材料聚集态的变化 都会影响到聚乙炔衍生物的光电导性
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曲线表明,本研究所用的双取代
聚乙炔在氨基去保护前后和杂化结构形成前后聚合物主链结构基本
不变;而在本实验条件下侧链本身不具有可探测的光电导性能,因
此决定光电导性能的是侧链诱导的材料聚集态的变化。 a b c Fig. 1. TEM images observed for composites of a P1/PC/BHA, b P2/PC/BAH, and c H3/PC/BAH. TEM 图像清楚地展示出含P1,P2 和H3 的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的差别。聚合物P2 在复合材料中形成尺寸在 0.5-2μm 左右的微畴 (Fig. 1a),杂化材料H3 形成的微畴则相对小得多,尺寸在200-600
nm 左右(Fig. 1b)。较小尺寸的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作为光
生材料H3 的微畴与传输材料BAH 的接触面积比P2 大,更有利于光
生载流子的分离,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H3 具有更高的光
敏性。由于PC、BAH 和P1 中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