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doc

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doc

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技术推广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为全面完成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农〔2007〕41号)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小麦玉米是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总产占我省粮食总产量90%以上。前几年,我省在小麦玉米生产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重点推广了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深耕等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但是,仍有部分农民为了降低作业成本,大量采用旋耕作业代替机械深耕,使得土壤耕层逐年变浅、土壤板结,导致一些地区小麦玉米出苗率降低,抗旱耐寒能力降低,弱苗死苗现象不断发生。我省连续四年小麦经历了严重冬春连旱,许多麦田出现了大面积死苗现象。还有的地区将大量秸秆在田间焚烧,不仅浪费了有机资源,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土壤板结,还使农业生产环境恶化,持续生产能力降低。我省从2002年开始引进示范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多年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在培肥地力、蓄水保墒、节约成本、提高产量、增加农业生产收益方面效果显著,是一项环境友好、可循环持续的先进的农业耕作措施。 二、主要技术内容 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主推技术: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技术、玉米免耕精播技术、小麦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技术、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技术。配套技术: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复式作业技术、土壤机械深松技术、田间机械化植保技术。 (一)项目技术路线 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还田覆盖→玉米免耕精播→田间植保→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覆盖→土地深松(2-3年一次)→小麦免耕施肥播种→田间植保→小麦联合收获 (二)主推技术要点 1.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在玉米秸秆覆盖的情况下,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和镇压作业。要求播种均匀,播量6~12千克/亩,播深2~4厘米;施肥35~40kg/亩,施肥深度8~10厘米;种肥分施;播后盖严实,镇压连续;墒情不好时,先造墒后播种。小麦品种选用抗旱、分蘖能力强的优良品种,播前进行精选、包衣处理。 2.玉米免耕精播技术。在小麦联合收获后秸秆覆盖的田间,直接用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要求玉米播种量1.5~2.5千克/亩,播种深度3~4cm;施肥量10~20千克/亩,深度8~10厘米;小麦随收玉米随播,墒情不好时,先播种后造墒。玉米选择耐密品种;每穴单粒率达到90%以上,省掉人工间苗环节;亩株数在4500~5000株以上,确保玉米增产。 3.小麦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技术。在用小麦联合收获机进行小麦联合收获作业时,直接切碎秸秆,并抛洒覆盖于地表。小麦秸秆切碎长度≤10厘米,秸秆覆盖率不小于30%,抛洒不均匀率≤20%,并能满足后续环节作业,高留茬覆盖割茬高度不低于25厘米。 4.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技术。在用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联合收获时,将秸秆直接粉碎覆盖地表;或在人工摘穗后采用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覆盖地表。要求:秸秆粉碎长度≤5厘米,秸秆覆盖率不小于30%,抛洒不均匀率≤20%,高留茬覆盖割茬高度不低于25厘米。若秸秆量过大或地表不平时,可用圆盘耙进行地表处理,以满足后续作业环节。 (三)配套技术要点 1.深松分层施肥免耕播种复式作业技术。采用固定道深松分层施肥免耕精密播种机,一次进地完成间隔疏松土壤、筑畦修道、分层施肥、精密播种等多项作业。深松深度25~35cm,种肥施肥深度5~7cm,底肥施肥深度15~18cm,底肥占总施肥量的70%,播种量按当地常规播量。 2.土壤机械深松技术。玉米秸秆覆盖地表后,在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情况下,利用深松机械对土壤进行疏松作业。要求:对连续免耕播种2年以上的地块进行机械深松作业,深松深度30 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厚度。一般选择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深松,作业时土壤含水量15~22%时为宜;松后及时镇压或免耕播种,以免失墒,影响小麦出苗和生长。 3.田间机械化植保技术。利用植保机械及时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化学药物的选用、剂量使用等要符合农艺要求。植保机械以弥雾机为主,小型喷雾器为辅。 三、实施地点、规模与任务 (一)实施地点 在滕州市、台儿庄区、汶上县、五莲县、莱城区、齐河县、武城县、阳谷县、东阿县、邹平县、巨野县、曹县等12个县(市、区)组织实施。 (二)实施规模 每个项目县(市、区)要建立1~2个核心示范区,核心示范区实施面积共计1万亩。 各项目县要将实施面积落实到乡镇、村庄。示范区要集中连片,连片面积不小于50亩。示范区要靠近交通要道,利于农民观摩学习、宣传示范。 (三)技术指标与任务 1.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实施区小麦增产20公斤/亩、玉米30公斤/亩,节约机械作业费用40元;亩增收节支140元以上。 项目区新增小麦免耕播种机25台、玉米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