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影像报告数据系统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的价值初探.pdfVIP

MR影像报告数据系统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的价值初探.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R影像报告数据系统鉴别良恶性乳腺肿块的价值初探.pdf

维普资讯 · l306 · 2007年第 26卷第 l2 论著摘要 MR影像报告数据系统鉴别 良恶性乳腺肿块的价值初探 汤光宇 ,肖湘生,刘 勇,李 伟,姚冀平,赵文荣,李 彭 动态增强MRI(dynamiccontrastenhancedmagneticreso- 图像。用半傅立叶三维技术采集数据。最后,扫描延迟相的 tilanc~imaging,DCEM·砌)可反映乳腺癌病灶的形态和血流动 横断位和矢状位 ,扫描方法同T1wI平扫。 力学特征,能大大提高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乳 1.3 图像分析方法 腺结构的复杂性及临床应用中存在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如扫 BI-RADSMR评分法:数据测量全部在MR主机上完成。 描序列的多样化、诊断标准的确定及诊断中的主观性等,都 应用MR仪自带的软件,选取病灶强化最明显处为感兴趣区 可能影响诊断准确率。为寻求对乳腺癌较规范和客观的诊 (ROI),尽量避开肉眼可辨别的血管及坏死、囊变区,ROI约 断标准。笔者拟就美国放射学会的MR乳腺影像报告及数 10~20mm ,绘制出DCE.MRI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time 据系统 (breastimagingreportinganddadasystem,BI—aaOS) intensitycurve,TIC)。所有病例的MRI扫描的形态学特征及 在DCE-MRI诊断乳腺癌中的价值 ,结合实例予以探讨。 动态增强参数由2名高年资医师采用盲法判定,参照 BI. RADS及 Fischer等的分型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表 1、2),若 1 资料与方法 意见不同则通过讨论取得共识。 1.1 临床资料 表 1 BI—PADSMR评分标准 2002年5月至2005年 12月在本 院临床扪诊或钼靶检 查有或疑似有乳腺肿块的患者81例,均为女性,年龄32—76 岁,平均56.8岁。所有患者在做 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 后 l0天内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1.2 MR检查方法 使用PhilipsGyroscanIntera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 接收线圈为Philips乳腺表面专用线圈。根据临床检查或钼 靶片,在乳腺肿块或异常钙化区用鱼肝油丸在皮肤外做定位 标记。患者取俯卧位 ,使双侧乳腺 自然悬垂于线圈内,先行 常规抑脂横断面 T2WI、TlwI。扫描参数:sE序列 TlwI: TR560ms,TE16ms,翻转角90。,采用频率选择预饱和法 (SPIR)抑脂,平均次数6;T2WI:TR2000ms,TE100ms, 反转时间170ms,回波链长度 l3,翻转角9o。,平均次数2,采 用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STIR)抑脂。视野 (FOV)300mm,层 厚5mm ,间距O.5nlm,矩阵256×512。 平扫发现病灶后 ,经肘静脉快速 (10S)团注 Gd-DTPA 0.1reotol/kg体重,继而快速推注20rnl生理盐水。采用快 速梯度回波序列(T-FFE)行 DCE-MRI,注药前平扫 1次,注 入对比剂后 ,共扫描20~25次,前10次扫描 ,每隔10S重复 一 次,后 10~15次扫描 ,每隔30S重复一次 ,每次扫描持续 时间均为 10s,全部动态扫描完成需600~800S。扫描参数: 动态增强参数的计算:(1)最大增强线性斜率 (steepest TR75ms,TE4.6ms,翻转角80。,平均次数 1,FOV300mm, slope,s ):s。 (%/S)=(sInd—sI。 )×100% /[sh× 矩阵 192×256,层厚5mm,间距0.5mm。每次扫描获得5层 (T 一T )],其中sI 为曲线快速上升段最高点的信号强 度值,sI 则为快速上升段起点的信号强度值,T 与T岫分 本课题系

文档评论(0)

weiwoduz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