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柳州市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doc
柳州市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
学生专业技能大赛
(2011年度)
护理项目技术文件
(学生中职组)
主办单位:柳州市教育局 柳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承办单位:柳州市卫生学校
比赛地点:柳州市卫生学校
目 录
一、报名时间及比赛时间
二、比赛组委会
三、比赛项目与要求
四、组队要求
五、赛场规则
六、赛务组织及安排
七、比赛项目及评分标准
一、报名时间及比赛时间
1.报名时间
报名截止时间:2010年12月31日;报名联系人:邓燕,联系人电话:0772-3198325(办),联系人邮箱:dy09291@
2.比赛时间
2011年1月18-20日
二、比赛组委会
比赛成立组织委员会、组织委员会由主办、承办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组织委员会名单如下:
主任委员:市教育局领导
副主任委员:赵丛奎(市教育局职成科科长)
陈秀强(柳州市卫生学校校长)
于虹(柳州市卫生学校党委书记)
委员:韦健(市教育局职成科)
谭海梅(柳州市卫生学校副校长)
何伟民(柳州市卫生学校副校长)
莫淑蓉(柳州市卫生学校教务科科长)
秘书长:韦健(兼)
副秘书长:(教育局定名单)
在组委会的领导下,设有仲裁委员会、资格审查委员会、评判委员会和赛务组,名单如下:
1.仲裁委员会
主任:韦健(市教育局职成科)
成员:由1名裁判长及参赛队领队组成。
2.资格审查委员会
主任:韦健(市教育局职成科)
成员:杨辉(柳州市卫生学校督导室主任)
苏琼(柳州市卫生学校教师)
3.评判委员会
由行业专家、学校教师等5人组成(承办学校选派一名老师参与评判)。
4.赛务组
组长:谭海梅(柳州市卫生学校副校长)
成员:莫淑蓉(柳州市卫生学校教务科科长)
邓燕(教务科科长校办主任)
康利生(柳州市卫生学校总务科科长)
张重(柳州市卫生学校学生科科科长)
杨梅(柳州市卫生学校教务科副科长)
杨华(柳州市卫生学校督导室副主任)
三、比赛项目及要求
(一)比赛项目
1.无菌技术
2.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
(二)比赛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指定的比赛场地,根据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利用比赛指定的用物进行操作比赛。
(1)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手消毒液,无菌持物钳或镊(干罐则有效期为4小时),治疗盘,无盘治疗巾包,无菌弯盘包,器械方盒,无菌治疗碗包,手套包,无菌溶液,棉签,消毒剂,表,笔,盛污物容器,标签。
(2)密闭式静脉输液法:手消毒液,内铺清洁治疗巾的治疗盘,医嘱本、输液卡,5%G.S溶液250毫升1瓶,Vit-C0.5 1支,一次性输液管1条、2.5毫升注射器1副、纱布1块,棉签、笔、手表、利器盒、盛污物容器。
四、组队要求
比赛以校为单位组队参加比赛,各参赛队总人数不得超7人。其中领队1名,指导教师2名,各参赛学校最多可选派参赛队两队,每队2人(共计4人,学生为2008级护理或助产专业中职学生)。
五、赛场规则
(一)比赛形式
1.比赛前30分钟,参赛选手佩戴参赛序号标识凭参赛证和身份证(或学生手册)进入比赛休息室侯赛,并将参赛证、身份证准备好以便于工作人员的检查,迟到15分钟者,取消参赛资格(参赛选手着装组委会统一提供护士服和帽子,参赛人员自备白色护士工作裤、鞋、袜);
2.选手参赛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
3.严禁将移动电话等通讯工能的电子设备带入赛场。已带入赛场的要按裁判员的要求切断电源并放在指定位置。
4.比赛评定标准依据下发的《护理操作评分标准》为准,每位选手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比赛内容;
5.参赛选手须待主任评委宣布完名单后方可进入赛场,下一组选手方可进入准备场地准备物品;
6.参赛用物由承办学校按教材要求提供所需用物,选手不可自带操作物品,比赛场地只允许参赛选手进入,领队与指导教师谢绝入内;
7.操作开始后选手若发现物品不齐全,经口头请示评委同意后,可以回取物品,但时间要计入本人操作总结时间内;如选手确因设备、物品等故障导致竞赛被迫中断或停止,应由竞赛评判长视具体情况作出决定;
8.评委发生“开始”指令后,方可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同时开始记时。
9.操作完毕,举手向评委示意,得到评委允许后方可离开赛场;出赛场后,不得议论及大声喧哗;
10.裁判人员应当认真负责,严格履行职责,不得撤离职守,坚决制止考场违纪行为。
11、服从比赛工作人员的管理,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检查。对无理取闹,辱骂、威胁、报复工作人员者,按有关纪律和规定处理。参赛选手对裁判员裁决有异议时可按大赛申诉与仲裁规则申诉,不得与工作人员或裁判纠缠;
12.各参赛队可派领队1人负责组织本单位参赛和观摩人员到场,并遵守赛场规则。在比赛过程中,观摩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提示操作者,也不得以吹口哨、呐喊等方式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