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传》的非文学性.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鸿章传》的非文学性   摘 要:中国是一个传记大国,梁启超对中国传记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型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的《李鸿章传》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传记文学的代表作。但笔者通过分析传记文学的含义,认为他的《李鸿章传》不是现代意义上所说的传记文学,而是历史传记的一种。并指出《李鸿章传》所蕴含的非文学性因素,表现在传主个性的缺失、历史材料的堆砌和连篇累牍的议论三个方面。   关键词:传记文学 传主个性 夹叙夹议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传记写作传统的国度,传记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传记文学发展史上,除了司马迁的《史记》和之后出现的《汉书》《三国志》《后汉书》等几部作品之外,经典之作乏善可陈。及至19世纪末,随着时代从古代向现代转型,传记文学也开始了从古代向现代的过渡,梁启超的传记文学创作和理论正是这一过渡阶段得以完成的关键所在。他的《李鸿章传》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传记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学界对它推崇备至,笔者却认为,这部《李鸿章传》蕴含了大量的非文学性因素,并不是现代意义上所说的传记文学,而是偏重历史和议论的历史性、评论性传记。   一、传记文学的含义   关于传记文学,胡适一直认为:“二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学最缺乏、最不发达的是传记文学。”[1]梁启超、郁达夫、沈从文、朱东润等前辈学者和传记作家也都表示过类似的看法,但也有一些学者持相左意见,有人认为“我国的传记文学发达甚早,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并且数量繁富、体裁多样”,是“一份丰硕珍贵的遗产”。[2]   对于中国传记文学发达不发达的两种看法,笔者认为,根源于对传记文学含义的不同理解。传记文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其名称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传记文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胡适提出来的,而在此之前,中国先后已有“传”“传记”的文体名称在使用。《说文解字》:“传,递也,从人,专声。”“传”,本义是指传车驿马,指古代一种交通工具。引申之,则是记载人物事迹以传于世的文体,也称为“传”。“传记”,最初出现在汉代,指解说经典的文字,或泛指书籍。而表示记载一个人生平始终的文体,至迟在南朝开始。到了现代,“传”“传记”一般都指记述人物生平经历的文字,其中文学性较强的才称为“传记文学”。   对于“传记文学”这一概念,虽然众说纷纭,但其核心观点认为传记文学是用文学艺术的手段来描写历史或者现实中的人物。   由此可见,在现代社会,传记和传记文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多学者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陈兰村倾向于把传记分为历史传记和传记文学两类,“传记发展到现代,它的文学性一面得到了加强,虽然它仍有史学性的一面,但把文学性较强的传记称为传记文学,把它作为文学的一个门类更为合适”。[3]郭久麟则根据传记的性质,把传记分为历史的、学术的和艺术的三大类;韩兆琦在他的《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绪论》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笔者个人也比较赞同这一说法,把传记分为历史传记和传记文学两类,而梁启超的《李鸿章传》应该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传记文学。   二、《李鸿章传》的非文学性因素   虽然目前传记文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众多学者对传记文学的审美原则和基本特征有这样一个共识,即传记文学除了遵循各种文学样式所共同奉守的美学原则之外,还有其独特的审美原则——尊重历史、尊重个性、尊重艺术,与之相应的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应具备历史的真实性、传主的个性和文学的艺术性。作为史学大家的梁启超在创作《李鸿章传》的时候,能够做到所记人物和事件的历史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刻画传主个性和表现文学的艺术性上,就有明显的不足。笔者试分析《李鸿章传》中蕴含的非文学性因素,以说明《李鸿章传》只是历史传记的一种,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传记文学。   (一)传主个性的缺失   一般而言,作为文学的传记,最能打动人心的力量,并非来自曲折的事件,而是来自充满人格魅力的个性形象。尊重传主个性,努力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已成为现代传记文学创作的共识。郁达夫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现代传记文学的主要艺术品格,他说:“新的传记,是在记述一个活泼泼的人的一生,记述他的思想与言行,记述他与时代的关系。他的美点,自然应当写出,但他的缺点与特点,因为要传述一个活泼泼而且整个的人,尤其不可不书。所以若要写新的有文学价值的传记,我们应当将他外面的起伏事实与内心的变革过程同时抒写出来,长处短处,公生活与私生活,一颦一笑,一死一生,择其要者,尽量来写,才可以见得真,说得像。”[4]而读完《李鸿章传》,掩卷沉思,才发现梁启超笔下的李鸿章并不是“一个活泼泼而且整个的人”,李鸿章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却没有突出的、给人印象深刻的个性特征。   试看整部《李鸿章传》的篇章结构:梁启超首先在绪论里给李鸿章其人定位,指出李鸿章是“时势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