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下册)
中下扬子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
宋传中,李加好,任升莲,王中,张妍,黄鹏,官龙,刘乐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1前言
长江中下游中生代以来地壳活动频繁,构造演化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作用爆发,一直是大陆动力
学与成矿研究的热点地区;其中华南板块与华北板块俯冲.碰撞的方式和过程,郯庐断裂带的属性和形成时
代,特提斯构造向太平洋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间、方式和过程已成为国内外地质学家研究的焦点问题:尤其是
两大构造体制转换背景下的沉积一构造.岩浆.成矿作用,也长期作为国内外地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2基本地质现象
2.1秦岭-大别造lJJ带构造过程复杂
(1)主造山期的三条断裂带
洛南.栾川断裂带:发育在华北板块南缘,在造山带形成过程中作为二郎坪弧后盆地与华北后陆的构造
拼合带,为秦岭造山带内一条重要断裂带。该断裂带强烈活动时期是372+0.5
Ma:活动方式是由2400一600
斜向俯冲;构造属性是造山带形成早期华北板块南部边缘弧后洋盆向华北大陆之下的斜向消减,为典型的斜
向汇聚方式。
商南-丹风断裂带:纵贯秦岭-大别造山带,是中国南北两大板块的缝合带。其南侧主要出露泥盆系刘岭
群的变质砂岩,以紧密的等斜褶皱为主要构造特征,倾向北东;而北侧为古元古界的秦岭群和零星基性岩块,
倾向南西,断裂带总体构成正花状构造;压应力方向由2200...·400。商南.丹风断裂带向东延至大别造山带北
缘,与信阳一六安断裂带相连,二者几何学形态和运动学方式基本一致,只是东段变质.变形强度更大。
襄樊一广济断裂带:是扬子板块与大别造山带的汇聚.拼合带。断裂带为向北倾斜的“叠瓦状”构造组合,
断层面上缓下陡由北向南逆冲。矿物牛长线理和拉长线理的优势产状为50./250,且不受后期构造活动的影
响,记录了主变形期板块运动方向与俯冲角度,指示了印支期扬子板块北缘相对于秦岭.大别造IIl带由
SW—NE挤压的主应力方向。
(2)后造tlI期的伸展构造
秦岭造山带北缘以小秦岭为代表的东西向胜布的“变质核杂岩”群是较早认识该造山带后造山期伸腱的
重要构造现象。大别造山带以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长期成为全球地质学家研究的热点,且存后造山期伸展构
造的记录:大别北缘以巨大砾石为标志,以底部巨厚砾石堆积层为特征的侏罗纪断陷盆地,是发育在大别造
山带中的后造山期伸展构造。
2.2郯城.庐江断裂带多期活动强烈
郯城-庐江断裂带横切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主要发生过两次左行平移活动:早期剪切活动发生于印支
晚期的同造山过程中(190-182
Ma),为华北与华南两大陆板块碰撞时(220.238Ma)的转换断层,走向400
左右,具左行平移性质,断裂带以韧性变形为主。仅限于大别造山带与苏鲁造山带之间。晚期冉次左行,F移
活动发生于侏罗纪末期(165-143Ma),脆.韧性断裂带为主,断层走向150左右,发育范围遍及整个中国东
部地区,这一时期断裂带进一步向北延伸,但未明显向南发展。随后是白垩纪~吉近纪的伸展、拉张状态
冲断层产生,红色盆地边缘反转。
2.3雪峰.江南隆起带构造“表里不一”
(1)隆起带内相互垂直的两组构造
雪峰一江南隆起带内主要发育有近E.W向和NE.SW向两个构造线方向。其一:近E.W向构造发育的元
古代浅变质和周缘的古生代地层中,以较为紧闭的等斜褶皱为主要构造形式。在板桥纽浅变质岩内,原始沉
向基本一致,并与周缘古生代地层中褶皱的延伸方向相同。该构造线与雪峰.江南隆起带的地貌形态、山脉
HGZY00008)、巾石化基础研究项目(编联合资助成果。
209
201
1年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下册)
走向和元古界浅变质基底岩系的展布方位近乎垂直。其二:NE.SW向延伸的构造主要为大量产状直立、相
互平行、变形强烈剪切带(S2)和与其相伴的相同走向的褶皱。剪切带内发育有单剪变形为主的构造片岩、
初糜棱岩,并有大量的石英脉顺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红外光谱对毛竹、杉木胶合界面化学官能团分析.pdf
- 基于智能识别和可视化重现的桥梁病害检测研究综述.pdf
- 新甘交界红柳河蛇绿岩中伸展构造和古洋盆演化过程.pdf
- 一柱一桩电测法测量校正设备探究应用.pdf
- 塔里木盆地的深层结构和早期成盆过程探讨.pdf
- 新型锂离子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制备和表征.pdf
- 利用神经网络预测半连铸铝板坯凹陷变形.pdf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杂质分析和其质量研究.pdf
- 安棚油田整体压裂技术的研究.pdf
- 产甲烷菌群不同发酵阶段菌群分析和发酵条件初步研究.pdf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