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中的节日习俗与民族文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卷第1期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7No.1 of Medical Science 2009年2月 Journal University(SocialEdition) Feb.,2009 Liaoning 宋词中的节日习俗与民族文化 韩彩虹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锦州121001) 【摘要】在中国诗歌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上,宋词是一个光彩夺目的亮点。大量以节令习俗为题材的优秀作品,不 仅描绘了大自然在不同的季节里的壮丽图景,表现了词作者的社会文化观念和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关注,也通过“词”的载体传 承了民族文化中的节日习俗的特点和意义。 【关键词】宋词;节日习俗;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16(2009)01—0095—03 传统节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期积 首词所撷取的物象虽带有词人浓重的主观色彩,但 淀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情感的凝聚和价值观念的 也鲜明地反映出我国南方从腊月到正月的物候 体现。随着宋词的日益繁荣,传统节日不仅进入了 变化。 宋代词人的视野和创作,甚至形成了他们专门的创 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清明前一 作题材。词人们的着意吟咏和胜意翻新,也使得中 至三天)和清明节相距不远。苏轼的《满江红》 国的民族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内蕴。 上阕就描绘了密州上巳日“微雨过、长林翠阜, 卧红堆碧”的清丽春景。 一、节序变化的准确描摹 周邦彦的《应天长》:“条风布暖,霏雾弄晴,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是岁时节日,与中国特有的 池塘遍满春色。正是夜堂无月,沉沉暗寒食。”晏 农时节令是联系在一起的。岁时变化激起了敏感、 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细腻的词人们心灵的涟漪,他们从自然环境中精心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13长飞絮 撷取意象,构筑审美意境,生动、准确地展现了物 轻。”李之仪的《谢池春》:“残寒销尽,疏雨过, 候和节令的变换。从元旦到除夕。宋词中出现过二 清明后。花径余残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 十多个传统节日,其中以元宵词、重阳词、中秋 飞絮沾襟袖。”上述语句都紧扣中原以至江南地区 词、七夕词和端午词居多。 暮春初夏之际的景物特点——乍暖还寒,风雨不 元旦(即春节)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又 定,莺啼燕语、落红成阵——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 名元夕、元夜、上元、灯节等)都是在寒冷的冬季 图画。 或料峭的春寒中伴着对春的期盼和憧憬开始的。南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也是一个重要节日, 宋词人姜夔的《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 宋代的端午词描绘了一种真正的夏日风光。无论吴 作》《鹧鸪天·丁巳元旦》《鹧鸪天·正月十一日 文英《澡兰香·盘丝系腕》中的“熏风燕乳、暗 观灯》《鹧鸪天·元夕不出》《鹧鸪天·十六夜出》 雨黄梅,午镜澡兰帘幕”,还是欧阳修《渔家傲》 等。通过“雁怯重云不肯啼”“打头风浪恶禁持” 中的“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都充 “梅花闲伴老来身”“沙河塘上春寒浅”“柳悭梅小 满了浓烈的夏日风情。 未教知”等简洁素雅的词句,把残腊、新正之际 自七夕(农历七月初七)历中秋(农历八月 的景物、

文档评论(0)

智慧书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