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物质使用注意事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毒物质使用注意事项.doc

有毒物质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因为有毒物质能以蒸气或微粒状态从呼吸道被吸入,或以水溶液状态从消化道进入人体,并且,当直接接触时,还可从皮肤或粘膜等部位被吸收。因此,使用有毒物质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毒物、剧毒物要装入密封容器,贴好标签,放在专用的药品架上保管,并做好出纳登记。万一被盗窃时,必须立刻报告上级领导。 3).在一般毒性物质中,也有毒性大的物质,要加以注意。 4).使用腐蚀性物质后,要严格实行漱口、洗脸等措施。 5).特别有害物质,通常多为积累毒性的物质,连续长时间使用时,必须十分注意。 防护方法  使用有毒物质时,要准备好或戴上防毒面具及橡皮手套,有时要穿防毒衣。 事故例子  使用氰化钾后,在拿茶碗喝茶时,不知不觉的把沾到手上的氰化钾吞食了。约经过半分钟,眼睛眩晕发黑,叫做“氰酸钾”中毒症状,同时很快失去知觉。附近的同事发现后,立刻把他送到医院进行洗胃才得救。 毒气使用注意事项 毒气包括下列气体: [容许浓度在0.1毫克/米3(空气)以下的毒气]氟气、光气、臭氧、砷化氢、磷化氢。 [容许浓度在1.0毫克/米3(空气)以下的毒气]氯气、肼、丙烯醛、溴气。 [容许浓度在5.0毫克/米3(空气)以下的毒气]氟化氢、二氧化硫、氯化氢、甲醛。 [容许浓度在10毫克/米3(空气)以下的毒气]氰化氢、硫化氢、二硫化碳。 [容许浓度在50毫克/米3(空气)以下的毒气]一氧化碳、氨、环氧乙烷、溴甲烷、二氧化氮、氯丁二烯。 [容许浓度在200毫克/米3(空气)以下的毒气]氯甲烷。 注意事项 1).当被上述毒气中毒时,通常发生窒息性症状。毒性大的毒气还会腐蚀皮肤和粘膜。 2).一吸入浓度大的毒气,瞬间即失去知觉,因而往往不能跑离现场。 3).容许浓度低的毒气,要特别注意。即使很微量的泄漏也不允许。要经常用气体检验器检测空气中毒气的浓度。 防护方法  处理毒气时,要准备好或戴上防毒面具。 事故例子 ◆误认为充有氯气的钢瓶空了,但当打开阀门时,喷出大量氯气而中毒。 将丙烯与氨的混合气体进行加压反应的过程中,发现阀门有少量漏气。在修理过程中,泄漏增大,以致不能进行修理并中毒(在加压情况下进行修理很危险)。 于自制的容器中填充氨气,用帆布包裹,在搬运过程中,由于容器的焊缝破裂,冲出氨气而冻伤。并且,呼吸器官也受到损害。 直接闻到溶解在反应生成物中未起反应的氨的臭味而摔倒、受伤。 长时间吸入氯气、硫化氢及二氧化硫等的低浓度气体后,心情烦燥,并感到头痛、恶心。 可燃性气体使用注意事项 [由C、H元素组成的可燃性气体]:氢气、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乙炔、环丙烷、丁二烯。 [由C、H、O元素组成的可燃性气体]:一氧化碳、甲醚、环氧乙烷、氧化丙烯、乙醛、丙烯醛。 [由C、H、N元素组成的可燃性气体]:氨、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氰化氢、丙烯腈。 [由C、H、X(卤素)元素组成的可燃性气体]:氯甲烷、氯乙烷、氯乙烯、溴甲烷。 [由C、H、S元素组成的可燃性气体]:硫化氢、二硫化碳。 注意事项 1).如果漏出可燃性气体并滞留不散,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即会着火爆炸。填充有此类气体的高压筒形钢瓶,要放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地方。保存时,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2).使用可燃性气体时,要打开窗户,保持使用地点通风良好。 3).乙炔和环氧乙烷,由于会发生分解爆炸,因此,不可将其加热或对其进行撞击。 防护方法  根据需要准备好或戴上防护面具、耐热防护衣或防毒面具。 灭火方法  当此类物质着火时,可采用通常的灭火方法进行灭火。泄漏气体量大时,如果情况允许,可关掉气源,扑灭火焰,并打开窗户,即离开现场(隐蔽起来);若情况紧急,则要立刻离开现场。 事故例子  搬运装有乙炔的钢瓶时,不慎跌落而发生爆炸。 一般易燃性物质使用注意事项 高度易燃性物质(闪点在20℃以下)  它包括:(第一类石油产品)石油醚、汽油、轻质汽油、挥发油、己烷、庚烷、辛烷、戊烯、邻二甲苯、醇类(甲基—~戊基—)、二甲醚、二氧杂环己烷、乙缩醛、丙酮、甲乙酮、三聚乙醛等。 甲酸酯类(甲基—~戊基—)、乙酸酯类(甲基—~戊基—)、乙腈(CH3CN)、吡啶、氯苯等。 中等易燃性物质(闪点在20~70℃之间)  它包括:(第2类石油产品)煤油、轻油、松节油、樟脑油、二甲苯、苯乙烯、烯丙醇、环己醇、2—乙氧基乙醇、苯甲醛、甲酸、乙酸等。 (第3类石油产品)重油、杂酚油、锭子油、透平油、变压器油、1,2,3,4——四氢化萘、乙二醇、二甘醇、乙酰乙酸乙酯、乙醇胺、硝基苯、苯胺、邻甲苯胺等。 低易燃性物质(闪点在70℃以上)  它包括:(第4类石油产品)齿轮油、马达油之类重质润滑油,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之类增塑剂。(动植物油类产品)亚麻仁油、豆油、椰子油、沙丁鱼油、鲸鱼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